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在春秋战国时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5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晋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岁那年,因为王位之争,他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随从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当他看到重耳满脸疲惫时,偷偷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了碗肉汤给重耳喝,这让重耳十分感动。
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烧山,结果没想到却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从那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扩展资料:
清明节习俗:
1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2.蹴鞠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4.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5.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参考资料:中国网--清明节的由来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采。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火药制作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1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
1、春节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历法创建完毕后,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2、清明节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4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3、元宵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4、重阳节
登高寻九节菖蒲: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是始于秦始皇命术士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九节菖蒲时,不幸坠崖,乘仙鹤飞升。登高山带回雷电火种: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5、七夕节
很久以前,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天,老牛让牛郎去树林边,会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和他结为夫妻,牛郎纳闷,但还是去了,事情和老牛说的一样。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宵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