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选自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
认识一个民族,首先要认识这个民族的文化,而搞好民族团结,更需要彰显各民族文化,促进传播,交流与融合。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区各民族互相理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创造了空前团结,空前稳定,空前繁荣的社会政治局面。这其中,一大批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交流事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功不可没。
提起阿凡提,立即会让人想到那个骑着小毛驴,留着两撇弯弯翘起的胡须,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的形象。是的,这个在新疆土生土长的幽默大师如今已经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可你是否知道,1955年,首次将阿凡提故事翻译推介到全国的却是一个汉族青年。他就是原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今年已经70岁的赵世杰。
赵世杰退休10年了,他住在乌鲁木齐二道桥附近一个民汉合住的小院里,在这里,他享有很高的声望。一见记者,赵世杰自豪地说:“我们院子里的维族人不叫我赵世杰,好多人不知道我叫赵世杰,叫我阿凡提,阿凡提家在哪里,在这。”
赵世杰是1952年8月第一次听到阿凡提的故事的,当时他刚从部队维语翻译培训班毕业,并作为土改工作队队员参加了阿克苏县浑巴什区的土改:“一天斗争完了一个地主,走在路上,有个贫下中农,就讲,阿凡提和地主老财斗争了几百年没有斗倒他们,今天我们才把这些剥削人民的吸血虫斗倒了。我一听,这个阿凡提是个什么人啥?”
那个农民连续给赵世杰讲了七、八个阿凡提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揭露黑暗,鞭挞丑恶,还是讽刺落后,嘲笑愚昧,听了都令人捧腹,让人在沉思中悟出精辟的哲理。在阿凡提的身上,体现着维吾尔民族的聪明,机智,幽默和勇敢。从此,阿凡提这个神奇的人物就深深地吸引了从小就喜欢民间文学的赵世杰。
1952年到1956年,赵世杰先后在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克州等地工作,一有机会,赵世杰就有意识地收集阿凡提的故事,他要把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尤其是阿凡提的智慧介绍给全国各族人民。1955年,赵世杰第一次在中国《民间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几篇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很快就赢得了全国各族读者的赞赏,并从此经久不衰。
据初步了解,阿凡提故事目前在国内已出版了六种文字18个版本,总印数达到100多万册,而赵世杰1998年收集出版的《阿凡提故事大全》有800多个故事,是国内收集阿凡提故事最多的版本。如今,以阿凡提为蓝本的影视、戏曲作品频频上演,还出现了以阿凡提命名的产品和企业。我国著名的民间文学研究学者贾芝说:阿凡提故事发现后,引发了一个新现象,各民族、各地区都相继发现和发表了机智人物这一类型的故事,这可以说是建国以来采录民间故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也许是因为搞了近50年的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缘故,赵世杰也感染了维吾尔民族特有的幽默和风趣。而且他的少数民族朋友也特别多:“他们也经常这里来,来了什么玩笑也开。少数民族,特别是维族他们这样看,你为我们做了好事情,你看我们阿凡提的故事流传几千年,谁知道?就我们知道,现在各民族都知道,好像他们的财富我做了介绍人,他们感到很光荣,对做这个事情的人也比较尊重。”
赵世杰今年已经70岁了,但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要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推介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上,他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有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大团结的义务和使命:“维吾尔民间文学非常丰富,介绍出去的很少,自己能做这么一点工作,对增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应当做一些贡献。民族团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这种团结非常牢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很自然就离不开了。”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6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婚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食俗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节庆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无属性完美》 作者:樱舞绚烂
一个废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卑微糟糕到了极点,可当他遇到那么一个女孩,当copy他掌握了百某种奇异莫测的异能,一切都将改变,他不再卑微怯懦,不再平凡无奇,看他如何传承血脉,一步步走上无法企及的高峰。
本书内容庞大,构思奇妙,读者跟度随着作者看剧情如何展开,内容如何精彩不同,丰富多彩!
选自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
认识一个民族,首先要认识这个民族的文化,而搞好民族团结,更需要彰显各民族文化,促进传播,交流与融合。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区各民族互相理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创造了空前团结,空前稳定,空前繁荣的社会政治局面。这其中,一大批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交流事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功不可没。
提起阿凡提,立即会让人想到那个骑着小毛驴,留着两撇弯弯翘起的胡须,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的形象。是的,这个在新疆土生土长的幽默大师如今已经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可你是否知道,1955年,7a64e78988e69d83338首次将阿凡提故事翻译推介到全国的却是一个汉族青年。他就是原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今年已经70岁的赵世杰。
赵世杰退休10年了,他住在乌鲁木齐二道桥附近一个民汉合住的小院里,在这里,他享有很高的声望。一见记者,赵世杰自豪地说:“我们院子里的维族人不叫我赵世杰,好多人不知道我叫赵世杰,叫我阿凡提,阿凡提家在哪里,在这。”
赵世杰是1952年8月第一次听到阿凡提的故事的,当时他刚从部队维语翻译培训班毕业,并作为土改工作队队员参加了阿克苏县浑巴什区的土改:“一天斗争完了一个地主,走在路上,有个贫下中农,就讲,阿凡提和地主老财斗争了几百年没有斗倒他们,今天我们才把这些剥削人民的吸血虫斗倒了。我一听,这个阿凡提是个什么人啥?”
那个农民连续给赵世杰讲了七、八个阿凡提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揭露黑暗,鞭挞丑恶,还是讽刺落后,嘲笑愚昧,听了都令人捧腹,让人在沉思中悟出精辟的哲理。在阿凡提的身上,体现着维吾尔民族的聪明,机智,幽默和勇敢。从此,阿凡提这个神奇的人物就深深地吸引了从小就喜欢民间文学的赵世杰。
1952年到1956年,赵世杰先后在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克州等地工作,一有机会,赵世杰就有意识地收集阿凡提的故事,他要把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尤其是阿凡提的智慧介绍给全国各族人民。1955年,赵世杰第一次在中国《民间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几篇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很快就赢得了全国各族读者的赞赏,并从此经久不衰。
据初步了解,阿凡提故事目前在国内已出版了六种文字18个版本,总印数达到100多万册,而赵世杰1998年收集出版的《阿凡提故事大全》有800多个故事,是国内收集阿凡提故事最多的版本。如今,以阿凡提为蓝本的影视、戏曲作品频频上演,还出现了以阿凡提命名的产品和企业。我国著名的民间文学研究学者贾芝说:阿凡提故事发现后,引发了一个新现象,各民族、各地区都相继发现和发表了机智人物这一类型的故事,这可以说是建国以来采录民间故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也许是因为搞了近50年的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缘故,赵世杰也感染了维吾尔民族特有的幽默和风趣。而且他的少数民族朋友也特别多:“他们也经常这里来,来了什么玩笑也开。少数民族,特别是维族他们这样看,你为我们做了好事情,你看我们阿凡提的故事流传几千年,谁知道?就我们知道,现在各民族都知道,好像他们的财富我做了介绍人,他们感到很光荣,对做这个事情的人也比较尊重。”
赵世杰今年已经70岁了,但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要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推介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上,他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有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大团结的义务和使命:“维吾尔民间文学非常丰富,介绍出去的很少,自己能做这么一点工作,对增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应当做一些贡献。民族团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这种团结非常牢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很自然就离不开了。”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婚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食俗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节庆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赵世杰是关萍露的初恋男友,一个擅长口头表达热血百的爱国青年,请注意,仅仅是口头而已。一旦面临生死问题,赵世杰自私、脆弱的本性就会迅速暴露出来度。由高喊着誓死锄奸的革命者到成为对战友下手的走狗,其间赵世杰并没有经过多痛苦不堪的挣扎,因为他的问本质便是极端功利的。为了刺杀丁默群,他可以将自己的女友关萍露推向火坑;为了保命,答他可以出卖战友;为了一己私欲,他甚至可以威内胁关萍露做他的情妇。比起坏归坏,起码还风流懂文化的丁默群来说,赵世杰更像汉奸的标准版——猥琐和自私于一身,坏到令人咬牙切齿容。最后被关萍露(马苏 饰)除掉,结束了无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