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南郭先生,出自历史典故——“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齐宣王听了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从此,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其实南郭处士压根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e68a847a64365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扩展资料:
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