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小两口,一天,妻子在厨房包包子。丈夫累了,躺在炕上休息,从门缝里看见妻子往笼上放包子,就暗暗记下了每笼包子数。等笼上了锅,丈夫也就睡着了。丈夫睡的正香,妻子的包子已蒸好了,要下笼前,妻子推醒丈夫,丈夫睡眼朦胧地说:“好梦让你给打断了。”妻子说:“什么好梦,莫非梦见了我今天蒸了多少个包子?”丈夫一听,乐了,“嘿!真让你说对了,今天就梦见了你蒸了多少包子”。说着丈夫便把每笼的包子数说了出来。妻子不信,揭开笼来一数,竟然一个也不差,妻子感到惊奇,而丈夫笑而不语。
过了几天,丈夫的舅舅来到他们家,叫外甥区帮他寻猪。原来,他舅家的老母猪快下崽了,因猪圈墙倒塌,母猪已丢了几天了。妻子听说后,对丈夫说:“你不是会梦吗?快去帮一帮舅舅的忙。”并把丈夫梦包子数的是给舅舅讲了一遍,舅舅听后,大腿一拍说:“好,外甥,你就给舅舅梦一回。”在妻子和舅舅的再三督催下,他去了舅舅家。当晚,舅舅家的人都睡着了,他独自挑着灯笼,拴好了门,外出寻猪。走了一里多路在一片荒坟地里,他突然听到有小猪叫声,挑灯一看,在一个墓坑里,有一只老母猪和十二只小猪崽。他暗暗叫好,忙找了一块大石头,堵住墓口,打着灯笼,数着步子回到舅舅家,熄灯睡觉。第二天一早,舅舅就叫醒他,问他梦到猪了没有,只见他伸伸懒腰,揉揉睡眼说:“舅舅,我已经梦到了。”接着,他把墓坑的方向和离家的步数以及母猪的特征和小猪的数量都告诉了舅舅,自己仍然躺下睡觉。不一会儿,舅舅和家里人抬着小猪,赶着母猪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舅舅逢人便夸:“我外甥的梦还真灵!”从此,他就有了一个“梦先生”的大号。
过了一段时间,县官骑的白马丢了。派衙役们四处寻找也没找到,衙役们倒找了这个“梦先生”,尽管梦先生推说“不行,不行”,但最终还是被“请”进了县衙。梦先生立了三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5条规矩:第一,白天、晚上睡觉,不许外人打扰;第二,用一条红毯从我睡觉的床头铺至衙门外,沿途昼夜不得有人走动;第三,卧室内挂两个灯笼,室外栓两匹马,以供“梦”用。县官答应了他的要求。当夜,衙役们熟睡之后,梦先生即牵马外出“梦游”。一路上,他故意逗着马鸣,一夜跑约百里,连跑了两个晚上,第三天的晚上,在一片竹林旁,他的马鸣后,竹林里传出马鸣声。梦先生走进竹林一看,正是县官的那匹马,他随即用带来的马缰拴住那马,把他拴在竹林深处的一棵大树上。梦先生回到县衙,便鼾声大发地睡着了。第四天的早上,县官亲自来问话,梦先生不慌不忙说出了白马所在的竹林的位置,片刻工夫,衙役们就牵着县官的白马回来了。县官竖起大拇指连声称:“梦先生,神!神!”
梦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方圆几个县都传开了。一天,州官的官印突然丢了。丢了官印,又不能张榜寻找,只能秘密侦察。州官派亲信私访了几天,仍没有官印的下落,只好请来了梦先生。梦先生心想,这官印又不是猪和马,夜里下点功夫,心里多个心眼,也许能找回来。官印就那么大一点,又是个贵重的东西,谁盗去藏起来,到哪里去找?梦先生心里这样想着,到底还是推辞不过,无法只好壮着胆子来到了州府。
话说梦先生住进州府后,众衙役们倒松了一口气,而梦先生自己尽管有好吃好喝,却终日愁眉不展,一连在床上躺了两天,这天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忽然门外走来两个衙役,寒暄之后,衙役便问:“梦先生这几天可梦得官印是谁盗去的?”梦先生轻声一笑,说道:“我看盗印的决非外人,不是张三,便是李四。”两个衙役听罢,慌忙跪下磕头,连声说道:“梦先生饶命,梦先生饶命。”原来,这两个衙役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都是州府的内役,二人密谋盗了官印后,心中一直不安,前来探听消息,不想真让梦先生蒙对了。梦先生听了二人诉说,心中暗喜,躬身扶起两个衙役,说道:“你二人已犯杀头之罪,此事不可外传。我有一计可救你二人性命,只有如此如此。”梦先生给二人面授机宜后,轻松极了,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州官派兵将城隍庙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当午时,州官和梦先生一同来到庙内,向“城隍”索要官印。梦先生让一衙役从梁上取下官印,州官收了,心中好似一块石头落地,重重地赏了梦先生,并向皇上写了奏折,推荐梦先生为贤能。
梦先生的事迹轰动了朝廷,众臣交口称赞。但是皇后依然不信,一天清晨,皇后手中握着一枚刚从树上采来的清枣,派人叫来梦先生,考问道:“你能梦出我手中握的什么吗?”梦先生心中惶惶,出了一身冷汗,但他马上灵机一动说:“大清早……不梦。”皇后一听,“大清枣(清早),真让他猜中了,看来这小事一猜就中,不需要梦呀。于是,皇后也深信梦先生的功力,向皇上荐举了梦先生。
之后,梦先生就成了皇上的宠臣,过上了梦一样的生活,还繁衍了许多子孙呢!
缇萦救父:
文帝四年, 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5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我叫淳于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7a64e4b893e5b19e363。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入官府作奴婢,用身体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 这样,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立木为信: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