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湘潭搭车到星沙 然后做公交去开慧
就在长沙县的开慧乡,我就是开慧人,我读的中学就在开慧纪念馆旁边,所以经常到那去玩
杨开慧墓
杨开慧墓位百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杨开慧故居右侧棉花坡山头上。
1930年11月,杨开慧就义后归葬于此。毛泽东度寄30银元,以开慧的3个儿子名义立碑
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
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占地约20亩。
1969年杨母向振熙与之合穴问,新建合葬墓于今地。
从山脚至墓区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墓碑横置斜放,汉白玉石质答,刻楷书碑文“杨开慧烈士之墓”。其下镌刻毛泽东撰写“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的题记。另建大型词碑一方于墓回后,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开慧祖父书樵与答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弟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内。
1983年重新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开慧,女,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杨昌济(后被聘为北大伦理学教授)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7岁即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 1913年,杨昌济从欧洲留学归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杨开慧随父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9亲迁往长沙。翌年,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常在杨昌济家里聚会。对毛泽东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杨昌济认为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就这样,杨开慧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随父亲来到北京。这时,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同年9月,毛泽东也来到北京,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 ”。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在毛泽东帮助下,杨开慧大量阅读了《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开阔了眼界,由于和毛泽东接触较多,志同道合,两人相爱了。后来,杨开慧深情地回忆说:“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就是为了他。假设有一天母亲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命运。”杨开慧把这些话写下来,藏在长沙板仓老家住所的墙缝里,直到1983年才被发现。 1920年,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扶柩回湖南长沙,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湘福女中。同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杨开慧参加了书社的工作,她还把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金,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毛泽东的革命活动。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与毛泽东结婚,取消了坐轿、婚礼,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你谁看湖北经视的经视故事会吗?请问你是男是女?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