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很好,学生优秀,学校选用优秀的教师为来其上课。作为学生要做好进入较高层次的团自队时应有的各种准备,如学习方法、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浙江大学工科各专业都比较百强,考虑今后的发展选择专业的话,在自己感兴趣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电气,机械电子,材料,化工,土木,海洋工程等专业。上诉各个专业的度就业情况根据以往的数据均很好。
居然问得出这种SB问题,你这辈子也就三本的水平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36年2月16日,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气象研究所的竺可桢接到通知,一个星期之后,蒋介石要找他谈话,这让竺可桢感到前一阵子的传言是真的,他心里隐隐的有些不安。原来,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浙江大学的学生们为了呼吁停止内战,全面抗日,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游行请愿活动。现任校长对学生实行法西斯式的管理,遭到学生们的驱逐,学校的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于是就有人提议,让竺可桢去担任浙江大学的校长。
果然,2月21日这天,蒋介石约见了竺可桢,谈了没有几分钟,蒋介石就点出了浙大校长这个话题。浙江大学当时虽然也是国立大学,但规模很小,只是一个地方性大学的模样。蒋介石身为浙江人,他私下里满心希望自己的家乡能有一所像样的大学,所以委任非常有才干的竺可桢去整顿浙江大学。
但竺可桢的心里却一百个不愿意。这位第二批庚子赔款的636f7079e79fa5e98193336留美学生,在哈佛大学专攻气象学。回国后,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气象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院长蔡元培先生委托他筹建气象研究所,这让竺可桢觉得,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钟爱的气象事业了,所以很不愿意有其它的事务来打断它。但是,蒋介石的为人,竺可桢是知道的,他的任命既不愿意一口答应也不好一口回绝,于是竺可桢提出了三个条件:一,财源须源源接济;二,用人方面校长有全权,不受党政之干涉;三,时间以半年为限。后来,蔡元培先生认为半年时间太短,建议他把任期延长为一年,可是没想到,他这校长一当就是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