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答案应该是A吧?A和C是相反的两个答案。实际上“致良知”是王阳明对整个心学理论的概括,是说封建伦理道德就在人得心中,无需格物外求。
心学网议摘录:
甲:心外没有物
乙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7:没人的意识外物有无一样?
甲:不是心生是什么?因为世人执着外物啊,相由心生不能理解。
乙:相由心生是的,无心就无相,无相就无物。
甲:是因为不理解,世人很难相信。认物为己。唯物论,唯的什么?
乙:心外无物,人有共同认知才有物的存在?
甲:不是,心外没有物,有的只是心中之物。
乙:照心学看,意识是物,是首要物了
甲:意识不是物!是心!
乙:心外无物,心才是最真实的物吗?
甲:心不是物,我说过了,心和物,都是性。自性,也就是意识。
乙 :照你这么说,这世界无物也可说吗?
甲 :是无物,只有心。
乙 :己心造物,物就实存?
甲:我生于心,物存于我
乙:心才是世界真相,心生一切?
甲 :是。
乙:心生一切等于道生一切吗?
乙:心最象道?
甲 :是
乙:宇宙中只有道而无有其它?
甲:是。道。
乙::心是道,无其它?
甲 :是。万物也是道。
乙 :人心生物,物由心生?
甲:是。
相由心生。三界唯心。
乙:无我就什么都没有?心是一切?
甲 :心就是一切
再议: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是科学的吗?置疑,人的本心能包含宇宙万物所有的理?玄,诚然有“道生万物,万物存道,道是物,物是道。”一说,心即道,一个人的心不能完全代替道。科学已证明人心之外有物,心这时不见这物那时可见这物。
人的无私本心就能通达宇宙万物中的所有道理?可不会讲话的幼儿能通宇宙万物中的道理吗?不能,人的见识是由感知与思维获得的,还有的是靠他人传授获得的。有人相信先天意识,先天意识也有局限,先天意识是局限在大伙儿意识中的,百年前人们信天圆地方,那时人的先天的天圆地方意识是错的。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和“知行合一”等的逻辑发展和融合;“四句教”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围绕“四句教”而展开,因此,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其整个心学理论的融合和概括,是王阳明心学的完成。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和致良知两部分。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同上,第61页),良知具有和心体同样的特征。王阳明认为心具有道德知觉的功能:“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同上,第6页);同样,他也说良知知善知恶:“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同上,第971页)王阳明明言心是万物的存在根据,同样他也说“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同上,第106页)要之,王阳明的良知也即心之本体,其特性是:天理充盈且知是知非,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涵盖本体论,良知和致良知即是体用不二的关系,良知是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致良知是其发用,二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7者相即不离:“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同上,第63页)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也是认识论:“孰无是良知乎? 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同上,第189页)他认为良知即知,致良知即行,致良知即是在良知的范导下做达致和推广良知的工夫,良知和致良知即是知行合一的关系。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克服了其早年所倡的知行合一之混同知行、以知代行的错误,实现了他创知行合一以使道德理念付诸实施的初衷。致良知说还是一种合一本体工夫的修养论。良知本体即良知的本然状态。致良知的工夫有二:一是在心体上用功,即在良知导引下做正心诚意省察克治等工夫,使良知本体无所障蔽,自然朗现;一是在事上磨炼,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良知的准则。王阳明强调这两方面的工夫不可或缺,这样,他的致良知就既包括了他以前主张的默坐澄心、诚意格物、省察克治和存理去欲等工夫,同时也克服了以上诸种工夫的不足~
阳明之说的弊端:偏重于道德伦理;缺乏可操作性。
其一是偏重于道德伦理,偏重个人之品格修养,而忽视了客观物理之探求。程朱尚说自然界一草一木都有理,都需要去格。
确实,按照阳明的逻辑,一个人光是修炼性情,提高品格,都嫌来不及,投入大量心力精神都未必能有所提高。对每个人来说,最要紧相关总是自己的性情品格。只需要关心和自己切身联系的日常人伦之理就可以了。
所以阳明举的格物例子也都是些什么事亲、事君、待友之类。即便要涉及某种客观规律知识之掌握,按阳明之逻辑也局限于人事相关的实用范围,事到临头再去学。
此外,以修身而言,致良知缺乏可操作性,几乎全凭人之自觉,诚意正心修身全混为一处,易流于空谈。知行合一之说,对才力气质远不如阳明者,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反养成一副偏狭心肠。
别人反复问究竟如何致良知,阳明反复说“致良知”就已经道尽,还要问什么?如此反复,问的人郁闷,阳明答得也词穷,最后只能用一禅宗故事糊弄过去。此非阳明之藏私或矫情也,盖其学说本就是“致良知”三字道尽,除开致良知之外,再无其他可说。
问题在于若阳明本人,从小就受到极好的儒家教育熏陶,其品格气禀俱已上佳。按我过去文章里的术语,他本身就已形成了很好的快乐机制构架,有很强的毅力。对这样的人,确实“致良知”三字足矣。如阳明自述云: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在他看来,自己是如此,别人自然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阳明之灵丹,他人之泥丸也。对气质差者而言,只说致良知三字,而无朋友乃至社会制度之力辅助,便只是空谈。
这段阳明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如同有毒瘾的张三问李四如何戒毒,李四说“你要知道吸毒不好”,张三说:“我知道吸毒不好,但现在问的是怎么戒毒?”李四说“你既然知道吸毒不好了,还问什么,吸毒不好明明白白,你不肯用功戒毒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样的问答当然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所以说阳明的致良知之说,虽强调知行合一,但很大程度上却只能流于嘴上空谈。对原本家教好、气质佳、力量足者,即便不说致良知,也差不到哪里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1去;说了致良知,自然也能锦上添花。对气禀差,力量不足者,你就把致良知当经念,每天念个一万遍都没什么用。
晚明士大夫之戾气充斥,未尝不与心学盛行潜移默化有关也。这在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上表现尤其明显,此师徒以心学弟子自居,然心胸偏狭,喜空谈而诋毁做实事者,无以复加。固是阳明心学先天缺陷所致之结果也。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保留致良知之说的好处,同时去除其弊端呢?回答是格物致知之总体框架依旧按照朱子之阐释,但在格物之前添出一个“由性”,如此,则弥补理论之缺。
良知本身即是性之一部分的体现,而由性者,则涵盖范围比良知更广也。
性是和人的气质之性距离最近的局部最优气禀概率分布,也即天命之性。
人的气质之性本就蕴涵着向天命之性靠拢的可能。气质之性可内生出格物致知之动力,此谓由性。在格物致知诚意的基础上,再加以合适的环境制度之配合,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谓之尽性。
人类的气质之性所涉及的气禀样本空间中,绝大部分气禀既涵盖动物性的本能欲望,又包括泛性之端的五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好奇之心、创乐之心,还包括后天习得之知识理性基础上延伸而来之行为机制。
扩展资料:
阳明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
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如朱维铮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
“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良知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