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暑假就要到了,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家长怎样避免孩子受到性侵犯,保证他们的安全呢? 告诉孩子有些位置外人不能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门诊郭嘉医生说,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家长要帮助孩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用因为“性”就羞于启齿那些隐私部位,这种关键部位不仅要让孩子有正确认识,还要告诉他们这些地方除了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时以及医生检查时,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能碰。 家长平时要与孩子讨论不同的触摸,如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恰当的或有害的触摸。好的触摸是孩子喜欢的,如父母亲的拥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是儿童想停止的触摸,如打、拍、踢或触摸儿童的隐私部位。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是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触摸。 家长告诉孩子防范性侵的知识时,有些家长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得含含糊糊。对此,郭嘉说,这样不恰当,应该尽量用科学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些常识,而不要用遮遮掩掩欲语还休的态度,这样孩子才会很自然地接受科学知识,才会有坦荡的心态,而不会有羞耻感,也不会觉得这个话题不可言说。此外,不单独去你得不到帮助的地方,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外出活动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尽量避免黑夜单独外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遇到性侵犯的威胁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等。 性侵害后最怕孩子心理受伤 郭嘉认为,性侵犯对孩子的伤害不仅是生理层面上的,更严重的是心理层面上的。当孩子受到来自受害者所信赖的成年人的性侵犯时,会造成受害者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儿童的安全感多依赖于成年人给予的保护。受害者容易内化许多与性相关的痛苦和恐惧,会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失去信任,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 另外,儿童受到与性有关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不符合所处年龄或发展阶段,进而导致被性侵害过的儿童,长大后可能对性的认识出现扭曲,会以不正当的手段实施性行为。比如说,在遭受性侵犯的同时,许多孩子会收到侵犯者的礼物,如面包、糖果、书包等。由于还未形成成熟的判断力,这让他们很迷惑,无法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因此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形成“性可以换面包”、“性可以换感情”等畸形价值观。 有时,受害者在受到性侵时,因年龄幼小,还没有健全的性意识,当时并没有对她们产生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当她们进入青春期后伴随性意识的萌动,遭受性侵害的记忆被唤醒,会重新经历性创伤体验,导致受害者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产生不安、自责和恐惧等心理压力,影响到正常心理发展。 孩子受到性侵犯怎么办? 郭嘉医师说,性强暴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很深很复杂的,而且随着发生时间的远离会发生一些变化。刚遭遇强暴时的反应一般是害怕、恐惧、仇恨、担心被人知道等;之后可能会演变出更复杂的情绪反应,例如自责、悔恨、没脸见人,有可能还会迁怒于父母没能保护好自己;可能会性情大变,易怒、情绪起伏不定。这时候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孩子任何可能的情绪表现和异常行为,因为,面对如此重大的伤害,什么样的反应都不为过,需要多长时间恢复都是合理的。 不要着急去安慰孩子,苍白地讲“没事了,过去了”,在没有孩子同意的情况下不要有太多的人看望,哪怕是爷爷奶奶等至亲。考虑爸爸与女儿平常关系的亲近程度,在孩子不需要时,爸爸都不要长时间陪着女儿。当然,如果平时爸爸与女儿的关系很好,爸爸对女儿的心理创伤修复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更不能急于向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这会引起二次创伤。但要主动一些,与孩子沟通帮助做一些生理上的防范,尽可能避免例如怀孕等后续的伤害。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陪伴很重要,真诚地传递出你们依然爱她、信任她、理解她很重要,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允许她自己慢慢面对和处理。 无论是e68a84e799bee5baa6334家长还是心理咨询师,帮助遭遇“性伤害”孩子康复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帮助其修复“自我认知”,恢复其“自我价值感”,坚信不幸的经历不会降低自己的生命价值,坚信自己是可以获得异性的尊重和关爱的。对其面对的勇气给予真诚的鼓励,传递出一份真切的理解,帮助受害者“接纳自己”是康复的标志和开始。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坚定而明确的正向回应能直接针对其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会有效缓解受害者内心的“自耻感”,会有效帮助其完成“自我认知”的重建,促其“提升自我价值”。 妇产科张丙忠副教授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性侵犯,除了报警,寻求心理医生支持外,还要积极带孩子前来医院就诊,检查一下孩子受到的损伤。常见的性侵犯造成的损伤有阴道撕裂、炎症、感染等。此外,更需要防范性传播疾病,如果不幸被感染,需要及时彻底的治疗。如果是已经来了月经的孩子,那么要向孩子了解是否处于排卵期前后,如果是的话,要进行紧急避孕,如果月经期过了还没来潮,那么要进行妊娠测试,一旦发现孩子受孕,需要做人工流产,那么请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寻找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提醒 男童也要防范被性侵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 周少虎 除了教育女孩子提防“怪叔叔”们的侵犯外,家有男童的家长也要留心,以免自家的“小王子”遭到“怪叔叔”的毒手。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周少虎教授说,受到性侵害对男童的影响和伤害深远。比如会对男性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男童在性意识还比较朦胧的时候受到性侵,会对性的认识产生偏差,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日后的性行为和性取向。 除了心理上的,由于性侵者多数采取鸡奸、口交、生殖器的刺激抚弄等方式来侵犯孩子,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性侵,必须要留意孩子的肛门粘膜和生殖器是否受到损害,要提防这些性侵者是否将性传播疾病传染给了孩子,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儿童性创伤受害者的故事都是一部部血泪史,真正重要的影响大都不会在当时就暴露出来,往往是许多年以后。当事人发现自己的人生艰难坎坷,情感关系四处碰壁,这时又有比较好的反思能力,或者去做了心理咨询,才明确意识到性创伤对自己的人生带来多大影响。
儿童期性创伤的长期影响
有一部分的受虐儿童,起初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大部分表现出症状的儿童,在事件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7发生后的一年左右的时间后,也会明显恢复。这些孩子可能经历虐待的破坏性比较小,或是在事发后得到很多的支持性反应。但随后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症状可能会延迟出现,他们也可能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在以后的成长中的体验情感会相对困难,这就涉及到了长期的影响。
创伤性行为:性虐待以不正确的方式发展了儿童的性知识和性行为,可能会让他们出现与年龄不相符的性行为,比如当众手淫、暴露生殖器官;这也会歪曲儿童对身体和性的看法,可能导致进食障碍、自伤行为;而等他们到了成年早期,可以会以滥交、性攻击、卖淫等方式再次出现。因为早年的经历,会严重损伤个体正常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的发展,他们在成年后,会缺乏识别危险情境及人物的能力,或是不知如何应对不情愿的性关系。所以很有可能在成年后会因经历强奸或家庭暴力,而再次成为受害者。
犯罪和反社会行为:尽管受虐使个体日后出现犯罪行为的风险增高了,但相对于其他虐待行为的受害者,发生犯罪的比例要低很多,而且也并不高于一般的儿童。儿童性创伤领域的研究反复证明,性创伤之后,影响儿童心理调适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儿童从家长和其他照料者那里获得的支持程度。有成人关爱的强大情感支持以及心理健康的干预,遭遇过性创伤的孩子也能期待一个健康和愉快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