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每一天都有新享受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语文教师朋友,当您拿到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时,您是否意识到,四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慢慢长大,他们每天都有些新想法,经常会有些新举动?您是否意识到在课改的今天,经常会遇到些新问题,经常会见到些新信息,经常会引发些新思考?您是否会意识到,很多的问题经常在您的头脑中萦绕:新教材该怎样教出新理念?老课文怎样学出新收获?哪些老办法是我们的“传家宝”,哪些是旧观念已经是课改的“绊脚石”?……是啊,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教语文,学生每天都在学语文,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得更有激情,更有创意,也更有实效?怎样让语文学的更有情趣,更有价值,更有韵味?一句话,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成为一种新的享受!
那就先从了解我们的新一册教材开始吧!
一、本册教材总体内容简介
一本书的目录有什么作用?您留意过吗?您告诉过您的学生吗?翻看一下目录,您很快就能了解这册教材的总体面貌的。
全册书由六个主题单元组成,后面附有生字表,要求会认的生字共有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 个。前五个单元分别围绕着一个文化主题,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五篇课文按照两篇精读——一篇略读——两篇精读的编排方式排列。课文的后面是由文图为主要形式,一般欲几个板块构成的阅读链接。第六个单元是“永远的冰心”文学单元,该单元由六篇课文、相关文字及图画信息和综合学习构成,综合学习仍然是围绕着冰心及其作品等文化信息设计,并安排了综合性的语文活动。
一般来说,每个综合学习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个基本栏目组成,有的单元穿插安排了和软笔书法有关的“漫步书林”、渗透学习方法的“我的好方法”等栏目。
现在,了解了这册教材的大体构成情况,您也许会想:这样的构成和中年级段的其他册教材是想类似的,只是文学家单元在每个年级的下册才有。也就是说,有些类型的教材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有相通的地方。是的,这样,您前几年的经历和探索,就会为您把握好这册教材提供一个良好的积累和前提,“陌生”感消失了,您和这套教材也就很容易亲近起来了。
二、各单元文化主题及课文
已经使用过几年本套教材的您对按照文化主题构建单元的方式一定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每篇课文有每篇课文的立意,这不必说。但是,当阅读完每一组课文时,它们给读者、给学生心灵的影响力、冲击力甚至震撼力就不是几篇课文的简单“叠加”了,这就是单元文化主题的魅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之所以没有在教材中把单元主题明确地列出来,就是因为,我们不想以编者的理解来代替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不想用单元的主题来使原本人文内涵丰厚的、多元的作品被简单化。也就是说,下面我们对单元主题及相关课文的阐释,只是我们编者的一种解读,这并不妨碍您和您的学生对课文有更丰富的认知。
第一单元:童年的足迹
《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是古诗词,一个“古”字好像离孩子们的生活有点遥远,但是古代的“儿童”和现在的“儿童”都是“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您一定会想办法让这些古诗词和学生亲近起来:想想诗中的童年情趣,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的都是童年的足迹;留下的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
世界上有很多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走过的道路都不一样,他们身后留下的小脚印也不相同。请看——
《天窗》中那被关在乡下屋中的孩子,是那一方天窗让他们的想象丰富起来,也让他们的渴望丰富起来,天窗虽小,但是,却把他们的心引得好远,好远。
《快乐的足球赛》是诗歌,足球赛是孩子们诗意的生活。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孩子的群体形象,阅读的过程就是快乐在迅速地传递。足球赛是热闹的,心情是快乐的,但是热闹之余还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些什么呢?
孩子都有孩子的小把戏,芦叶船就是其中之一。芦叶是自然的赏赐,做芦叶船则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手巧,是否心灵。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后面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还是让孩子们自己去编吧!
《女孩乌塔》中的乌塔的世界要大得多,而且,她的这个大世界是自己闯荡出来的,看起来很潇洒,也很让中国的孩子羡慕。女孩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位的,孩子们有孩子的感受,那作为老师的您呢?是不是也该想想对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的问题?作为家长呢?是不是也应该对如何呵护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新的思考?如果真的这样,那课文的意义就广了,语文的价值就大了,语文课呢,也就活了!
第二单元:动物是人的一面镜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3子
动物就是动物,它是自然界中的存在。但是,自从“人”和“动物”有了分别,那么怎样去看待动物,也就成了一面镜子,这镜子可以照出人的心地,可以照出灵魂。不信,就请你来照一照吧,只要人与动物打交道,只要人会思考,那镜子就会存在。
《我们家的猫》是老舍先生家的,但是,它毕竟还是猫,所以它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这特点是什么呢?老舍先生写出来了,读者需要读文才知道。这些特点是“好”还是“坏”,全凭人来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是吗?这不就是我们说的那面镜子吗?再说点有趣的事,一般的宠物都有个名字,这只猫该叫什么名字呢?让学生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如果您这当老师的也童心未泯,那就一起来吧!
《小狮子爱尔莎》让狮子这种“庞然大物”一下子可爱起来——因为这里介绍的是小狮子和人在一起。爱动物,好理解,但是这“爱”的方式也有个说道。对小狮子的照顾和体贴是我们平时所常见的爱的方式;那么,要把小狮子放归自然呢?这也是爱。于是,我们就又有了一面镜子。不是吗?
《树上的鞋》这题目就让人奇怪:鞋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这个问题其实就出现在这篇课文的题目旁边。为什么?因为人们就是这样来阅读的——看到题目,想到了问题。小鸟落下来,它需要一个“家”,于是,它找到了那只“鞋”。我爱小鸟,想给它一个温暖的家,于是,那只鞋就不再是“鞋”,而成了——成了什么呢?这也是一面镜子呀?给这只鞋起个温馨的名字吧!
人和人相处需要一个过程,人和动物相处、相知也需要时间来见证。《老人和鸟》中的这位老人,来到森林中的时候,鸟们不了解他。后来,老人爱树、爱鸟的行为让老人可爱起来。人到底可爱不可爱?小鸟不就是一面镜子吗?于是,我们看到了神话中才会有的情节,看到了诗中才有的意境,成百上千的鸟儿用树叶和花瓣,陪伴老人步入天堂……
那《自然之道》呢?也是一面镜子。人要爱动物,那没错。但是该怎样去做呢?肉吃多了会腻,糖吃多了会厌,那爱要是太多了呢?绿龟的故事在对我们提醒:人有人的活法,动物有动物的活法,也许最好的爱动物的方式就是互相留一份空间,各自留一分余地,彼此留一份自由。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智慧
孩子有孩子的心思,《锁不住的心》就是孩子对妈妈说的心里话。诗中的孩子也许就是更多的孩子的缩影,他的话也代表了很多孩子的心声。这样,学生与诗中的“我”就很容易产生共鸣。此时的学生就成了“我”,那么,谁该来听呢?读给妈妈听,说给妈妈听,也许,这样语文才融入了生活。
《小溪流的歌》写的是小溪流,但是,小溪流的歌却更像是人自己的歌。小溪流是流动的,是跳跃的,它一路歌唱,当然,要听懂它,也需要我们,需要学生跟着它的脚步一路走,也跟着它的歌声一路想。
认识了乌塔,《成长》中又介绍了一个叫“约翰”的意大利男孩儿。约翰靠自己的劳动有了收入,但是,他却从不奢侈。也许,只有劳动换来的钱才更珍贵。那么中国的孩子呢?接受过“自食其力”教育的又有多少?懂得珍惜的又有多少?如果缺了这一课,那么就通过这个叫约翰的男孩的故事来补上吧。不在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想不想做,愿不愿做。
有的时候,智慧是通过比较才获得的。《差别》中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拿同样的薪水,最后的发展却不同。原因是什么?找到了人就聪明。那是课文中的人物。如果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点什么,那么读它的人也就聪明起来。阅读能丰盈人的心灵,此话不假。
《给予的故事》中那种面临的抉择在生活中也许不多见,但是,生活中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况却是非常多的。故事中的旅行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相信别人,同时也是因为,他考虑得不仅仅是自己。让学生读懂这个故事很重要。当然,当勉励选择时,也许还有别的角度要考虑,别急,那就慢慢让学生变得更富有智慧吧。
第四单元:人在画中游
《颐和园》是人造的景观,课文中说:“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览观赏。”有的学生去过,那好了,就对照着读一读,讲一讲。多数学生没去过,那就到文中去游历吧。边读边看,边走边想。有时候,不能身临其境是遗憾,但是能够通过阅读达到“如临其境”也是一种享受。
颐和园虽大,但是大不过大自然造化的自然景观。东北的大森林很奇妙,四季如画。那就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去了解它。了解了它的景物之美,也就了解了它的文章的结构。景美要用精美的文字才描绘得出,阅读则是既观“美景”,又赏“美文”。
“海市蜃楼”也是“景”,但是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虚幻与飘渺,在于它的形成需要科学的解释才说得清。那么就依它的特点来吧,知道这是怎样一种“奇景”,当然,也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景。这样奇景就不足为“奇”了。至于是否能够亲眼所见,那就只能看是否有缘了。
《水乡行》说的是水乡,但是离不开水乡的人。水乡的景,水乡的人,共同构成了水乡的风土;水乡的客,水乡行,才了解了水乡人的生活。读一程,想一程,且跟诗人水乡行!
威尼斯是水城,水城离不开小艇,因此,要写威尼斯,值得写小艇。但是,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写小艇不能不写人,写小艇其实就是在写威尼斯人的生活。威尼斯是一幅画,威尼斯人就生活中画中。而我们呢,就是那赏画的人。
第五单元 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向卫星求救》发生在1982年,好像离现在已经有些远,但是,这个故事却是人造卫星救人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人类迈出的可喜的一大步,当然,后面还有很多的脚步。这个故事也许很简单,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的确实我们人类的自豪:真不简单!
人们常说:“脚踏实地”。但是,现在,人类的脚步已经到了太空。只不过,到过太空的人还只是少数。所以,有更多的人要通过阅读文章去了解那神奇的太空生活。因为是高科技,不是人人都懂,有些词语不知道,那就查查资料吧,也许,今天的学习中就会有一颗科学的幼芽萌发,也许,今天的点滴思考就是一颗科学的巨星蹒跚起程。
假如,假如,很多的发明、发现都源于假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种假如,只是这一种假如就已经有很多奇妙的想法诞生。那么假如还有其他的“假如”呢?这就由诗歌中的这个假如来引发更多的“假如”吧,由作者的“假如”引发自己的“假如”吧,也由作者的诗歌,引发自己的诗歌吧。
《蝴蝶的家》读来让人感到内心很紧张,呼吸很急促。为什么?一个是因为有爱心在,为暴雨中的蝴蝶担心;再就是很好奇,暴雨中蝴蝶到底哪里去了,它的家到底在哪里?作者在想,读者也在想;作者在探索,读者也可以接着去探索。只要没有找到答案,探索着的脚步就不会停歇,只要还有疑问,学习者的脚步也不会停下来。不是吗?于是,语文就有了期待……
探索者有探索者的精神和风采,探索者有探索者的故事和经历。伽利略就是探索者,他小时候的喜欢辩论也许跟他成为科学家不无关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更是被长久地传扬。讲讲这个故事也许并不难,但是要从故事中悟出的东西却不那么简单。看来,具备某些好的品质对一个探索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六单元 永远的冰心奶奶
以往我们习惯了“读文”,现在我们慢慢地开始习惯“读作家”,“读人”。只见其文,不见其人,往往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文文字背后的内涵。读作家,不能不读冰心,因为,冰心一直在为孩子们而写作,因为冰心的精神就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而现在的孩子既需要爱的滋润,又需要体会爱的存在,有一颗感恩的心。
《别踩了这朵花》《再寄小读者》,那就是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那就认真倾听吧!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奶奶的内心独白,那我们就边听其言,边了解其行吧!
冰心小的时候也吹过肥皂泡,也有自己的童年舞台,冰心奶奶是名人,但是她和我们大家是一样的呀。那我们就去读她的作品,了解她的故事,去和她亲近吧!
《送别冰心》,冰心奶奶被称为“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但是她还是离开了,那就让她的精神常存吧!
至于怎样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单元,后面还有该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希望它能为您提供帮助。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了解了这一册书的全貌,您是否觉得和教材亲近了呢?我们平时提倡“四心相通”:作者的心,编者的心,教师的心,学生的心,注重沟通,彼此了解,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让人“心领神会”,才会让人“置心其中”,陶醉其中,享受其中。
了解了教材,知道了教什么,您当然还希望了解“怎样教”。其实,您作为语文教师一路走来,您伴随着新课改一路走来,肯定有不少的思考和心得,继续走下去好了。您已经了解了《课程标准》中年级段的教学要求,并参考我们的教学建议进行了三个学期的教学,继续做下去好了。
为了您的方便,我们还是想为您提供一把衡量自己教学行为的“尺子”——《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我们还是将我们想到了一些建议和思考提供给您,虽然有的是“老生常谈”,有的是“一家之言”。
(一)识字与写字
1、《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年级段识字写字的要求。
⑴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⑶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⑷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关于中年级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温情提示。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在这里,我们要说,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远比让学生僵化地、机械地去记住一个生字更重要。
(1)有些字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借助注音、生字表、工具书,或是请教别人,能够学会,那您就让他们充分地自学好了。您要做的也许就是在课堂上去检验他们自学生字的效果,然后想办法去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去矫正那些容易写错的、经常写错的字。我们反对让学生反复地抄写生字,但是,对那些难写的字,在教给“学生怎样去写”以后,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强化练习加以落实。
⑵不知您想过没有,那些在生字表中列出来的字并不是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生”字。也就是说,识字应该是个性化的过程。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您就可以让那些“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学生”当“先生”,这样做可谓“一举而多得”,不信您算算帐!
⑶识字有方法,写字有讲究,您不妨多和学生一起给生字“相相面”。比如,一课有十个生字,我们原来的习惯做法是按照顺序一个个地处理。现在,您不妨先把它们分分类,看看哪些是形声字,可以借助“行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去记忆;也可以看看哪些字是结构相同的,哪些字需要写得“左宽右窄”,哪些字需要写得“左右等宽”;还可以将一组字对比着来区分清楚……
⑷“提笔忘字”是常有的事,而经常“见面”就会避免遗忘。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那您就不妨“对症下药”,让您的学生们与生字、生词来个“当天见个面,三五天碰次头,每周照回面”,一回生,二回熟,巩固识字效果也就不再是老大难。其实不仅仅是识字,其他的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同理。
⑸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汉字就没有了生命力。现在,仍然有不少的老师在让学生孤立地去识字。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学以致用。您一定清楚,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但是并不一定这三者一齐处理。结合读课文解决字音,借助理解课文把握字意、词意,设置专门的书写环节掌握字形。这是一条不错的思路。您认可吗?
⑹软笔字的书写练习有被逐渐淡化的危险,这要有个对策才行。当老师如果用“墨香”去熏陶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上它。即使没有专门的书法课也没有关系,反正光靠那么几节课也练不出像样的毛笔字来。因此,教师应该多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帮助学生选择字帖,督促学生养成习惯,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书法家,所以对多数孩子来讲是普及;我们也有以往培养小书法家,因此对少数孩子来讲要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兴趣小组”、“书友会”之类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写字的时候,把字用对;需要写字的时候,把字写好。写一手漂亮的字,打造一张亮丽的名片,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如何去做,您是否已经心里有了底?也许,继续选择与课本配套的《写字》,将会给您和您的学生带来便利。
(二)阅读
1.《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⑴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⑷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⑸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⑹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⑼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⑽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关于中年级段阅读教学的温情提示。
⑴当您明确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您的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但是,怎样去教好一篇课文呢?当您面对一篇老课文的时候,您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原来是怎样教的,哪位名师是怎样教的;当您面对的是一篇新课文时,您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看看参考书中是怎样设计的。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静下心来把课文读几遍,弄明白关于文本的这样几个问题:
事理:文章写了什么?
情理(或道理):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文理:文章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是需要学生学习借鉴的?
学理: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
⑵除了读懂文本,读透文本,您还应该再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是因为编者把它选入了教材?那就太简单了。其实我们还要思考一个文本和学生的关联性的问题。例如《别踩了这朵花》,从品德教育的角度来讲,中年级的孩子仍然要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从诗歌的表达上来讲,冰心奶奶是在对小朋友们说话,而学生就是冰心奶奶要谈话的对象,就是“听众”。当您找到了学生的“小听众”的角色,有了这样的意识,您再教这篇课文的教学也就容易找到感觉和“出彩”了。
⑶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有层次的过程。一篇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系列的,往往由几课时的目标组成。这就需要费些心思,理出个头绪来。“读通”是前提——“读懂”是浅层次的基本要求——“读透”是高层次的基本要求。阅读课文本身是基本要求,向课外、向综合、向生活延伸则是高层次要求。明白了这些基本的层次,再确定教学策略的时候就容易的多了,有的需要多种形式的“读”,有的需要不同方式的“议”,还有的需要动笔写一写,动手做一做,演一演……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每课的“课后习题”?是否研究过每一道题的设计意图?其实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在课后题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朗读”“背诵”等是基本的要求,需要根据阅读教学的不断推进,才能逐步达成“有感情”或是,“能背诵”。当然,您肯定不会因为这些要求是放在习题的最前面而先去进行,这只是为了教材体例上的简单、统一而已。
每课的习题中一般都有把握全文基本内容的题目,然后就是涉及文章的立意、情感、道理写法、学法等层面的题目。
除了关注文章的整体,有些题目还对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词句或是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点拨和提示,这就需要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某些细节和局部。
⑷谈到“阅读”,不能不提“怎样去读”。语文课要有语文的味道,语文课要听到读书声,这您一定是认识到了。但是,读有读的讲究,读有读的策略,您想过没有?
①读要有目标地读——在教学中,让学生读课文,您一定要清楚为什么要读,读这遍课文您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为了验证字音,还是为了把握大意;是为了体会情感,还是为了揣摩表达的技巧……当您明确了这些之后,您才会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出明确的学习提示。也许,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会了读书。
②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读——读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方法的选择却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有的时候需要边读边想,也许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齐读,而是默读;有的时候需要提供一定的气势来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也许这个时候就需要诵读;有的时候需要品词析句,也许这个时候需要边读边想,边勾画边批注;有的时候,需要身临其境,也许就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或是一段适当的配乐;有的时候需要看学生的第一反应和第一印象,也许这个时候更需要浏览,需要速读。考虑了这些,您也许就不会在学生刚接触课文的时候就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因为感情是需要“培养”的;您也许就不会在学生静心思考的时候播放一段音乐——读书是需要一定的氛围的;您也许就不会在学生刚开始潜心阅读的时候就“草草收场”,不会刚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读书是需要时间的,思考是需要过程的……
③怎样对学生的“读”进行评价,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您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呢?我们常常见到,在课堂上,一位学生读完,老师和学生纷纷指正其“错误”的情况。从“读对”的角度讲是应该的,但是您想过没有:读课文的学生的心情会怎样?会不会以后不想再读,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听的同学会不会因此而只注重于“挑毛病”,而忽视了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还有当您让学生评价读课文的学生“读得怎样”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所云,或是只有声音洪亮不洪亮、有没有感情之类的苍白语言?如果您思考了,也许您的教学中就会有所改变:您会想办法让“读者”投入地读;您会想办法引导其他学生以“倾听者”的心态去听;您也许会更突出让学生以“建议者”的身份去“现身说法”,通过实际的朗读来说明“怎样读更好”……
这一学期快要结束了,我得到了很多收获,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少年。
首先,我的语文知识有了很大的收获。这学期,我学会了700个生字。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也学会了写日记、写作文。妈妈陪着我读完了两本《十万个为什么》。
其次,我在数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学会了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还有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另外,我的画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知道画画的基本知识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我学会了画卡通画,素描物体。我画的乌龟、老鼠、恐龙、小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下半年,我就要升三年级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这个学期的收获
我这个学期的收获可多了。这个学期让我知道了比以前更多的成语,我还学到了许多会认的字。
数学让我还知道了克与千克。
老师还告诉了我是和似的用法。
老师教会我了许多知识,我要用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第三篇:这个学期的收获
这个学期即将过去了,我在这个学期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在各方面都有很大收获。
在学习方面,先说语文吧,在语文方面,我学会了组词、四首诗歌、节气歌、写作文、还学会了一些名言和学会了700个字、写日记等等。在生动的语文课上,我在愉快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数学方面呢,我就学会了除法、乘法、万以内的加减法、统计、重量知识、估算等等。在生动的数学课上,使我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都强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可大了!还有美术课上,我学会了剪纸、做手功、画画、渐变色等等,在生动的美术课上,我的小手越来越灵巧了。音乐课上,我学会了很多优美的歌曲,比如:《小乌鸦爱妈妈》、《蜗牛与黄鹂鸟》、《音乐小屋》等等,在生动的音乐课上,我的歌声变得越来越优美。
在其它方面,我也有不小收获,在这个学期老师说我胆子变大了,妈妈说我长大了,爸爸说我很懂事。
第四篇:一个学期来的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个学期,我收获了很多,开始,我播种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并默默耕耘,这时的我就想一个辛勤劳动的农民。这么长时间,你是收获了一份快乐,一份友谊还是一个好成绩?但我收获的只是一份希望。
清晨,我背着书包来到了校园,听到了鸟儿欢快的叫声,接着传进我耳朵里的便是一阵朗朗读书声,此时的我们,好比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活力;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排排做的整整齐齐的同学,正在读书,声音响亮,但不刺耳;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听不见一点儿声音,只听到“刷刷”的翻书声,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到的是很多举起的双手,一个清脆的回答声;做作业时,总会听到写字是笔发出的“嗞嗞”声,看到遇到难题的同学,停下笔苦思冥想的脸;深夜,一盏明亮的灯下,又是一双双手不倦的翻动这一本书******虽然这段时间,我们忙忙碌碌,但很充实,也很快乐,笑容也跟往日一样灿烂e69da5e887aa7a64330,天空也跟往日一样晴朗。
就这样,我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希望,就像在黑暗中冉冉升起的“烛光”,或许,它是微弱的,但是也能在黑暗中找到通向光明的“希望之光”,那团跳动的火苗,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动力,它在鼓励我们前进。
第五篇:本学期的收获
哈!你们不知道吧!我这学期的收获可大啦!
语文我认识了许多生字,会写了许多生字,我还认识了列宁、张衡、安徒生、爱迪生,因为他们都十分爱动脑筋,才渐渐地成为着名的学家。
数学我学会了表内除法,认识了克和千克、学会了统计和找规律,特别是找规律,让我懂得了怎么样观察事物。
音乐课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学会了弹奏许多乐曲,听到那些乐曲我就开心。
我还学会了很多很多知识,对我长大以后一定有用。
啊!你看我这学期的收获多吧!
第六篇:学期收获
这学期快要结束了,我也渐渐的长高了,更重要的是这学期的收获可大啦!
这学期我又认识了几百个生字,知道更多好词好句的意思了。比如,“天然”是自然存在,“灿烂”是光彩夺目的意思,耀眼的意思……我还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如“丁丁冬冬”、“倾盆大雨”、“芬芳扑鼻”……“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的叫着。”以前我写字总是龙飞凤舞的,这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画的写工整。
通过这学期学习,我还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对人有礼貌”,“助人为乐”等许多道理。
第七篇:新的学年,我多了一份收获
时间就像一条小溪,从不停下奔流的脚步;时间就像地球,永远不顾人们的愿望而停止。
从初一起那个对中学充满疑问的我,渐渐地走上了这辆火车,而我就是那个驾驶员,只有马不停蹄的开,才能走向成功,走向我向往的美好未来。
初一,我拿知识当做玩具,觉得好玩就玩,不好玩就扔掉,如今我拿知识当做朋友、当做亲人,我不得不说我的生活离不开它。这学期的收获作文 衣服:什么面料最好是知识;食:怎么吃最健康,也是知识;住:什么样的房子最好,还是知识。从中我收获了新的思想!
初一我认为父母就是为我服务的,我是地球,他们围着我转。我不高兴,就向他们出气,我高兴就和他们有说有笑。初二发现,我错了。我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茫茫人海中难以看到我的踪影。从此,我开始体谅父母的感受,他们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去安慰他们,替他们着想。吃完饭不是一擦嘴就跑,而是在旁边坐着,等他们吃完饭拿着碗去刷,我上学累一天,用的是脑力,爸妈上班也累一天,用的是体力。初二,我觉得我收获了一份孝顺。
初一,我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玩的时间少,放松的时间少。埋怨家长,每当考试催我复习,我恨他们,不愿跟他们说话。我想明白了,他们这样做是为我好,爸妈让我学习,是怕我落队,老师布置作业是让我巩固知识,我应该感谢他们才对,怎么能恨他们?新学期,我收获了一份理解。
初一,我刚入学,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像霜打了的茄子,回到家写完作业,就坐在窗户边上看外面,家长叫我,我大怒,总是泼他们一脸冷水。刚上初二的第一天早晨,我偶然听到了爸妈在谈论我今年一开学会不会还是有些不适应,而我不想让他们在为我担心了。初二,我收获了为他人着想。
新学期,我多了一份收获,而收获的是通往我向往世界的必备物。
第八篇:一学期的收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个学期一转眼已经结束了。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有了不少收获。
先是语文。我在作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以前的最少扣五分,到现在的全对;这些收获要归功于我的语文老师和作文老师。
然后是数学。我在计算方面突飞猛进,这个学期从来没有错过,被大家称为“计算小能手”,而且在十次考试中,总分九百九十五分,平均每次九十九点五分,厉害吧!这些都靠我的勤奋和老师的培养啊!
还有英语,我发现这学期自己的英文发音越来越标准了,音标发音题从以前的错三道变为全对,单词记得又快又牢,都被老师和同学们赐予“单词记忆王”称号呢!这必须感谢英语老师。
除了课本知识收获不少,我在课外特长方面也不甘落后。我钢琴已经过了六级,拉丁舞在十岁精英组获得了全省第十一名呢。
哈哈!这个学期我是“三好学生”。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下学期我还要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