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材料:“六一”儿童节,妈妈买了许多新文具,我把它们带到学校,同学们很羡慕我。课间,我把以前的笔、橡皮等统统扔了。第二天,被我扔掉的文具又回到我的课桌上。我陷入了沉思……
要求:围绕材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六一”儿童节,妈妈送给我一份精美的礼物——一套漂亮实用的文具,样式新颖时尚,让我爱不释手。
节后,我雀跃般地来到学校,哼着流行歌曲走进教室,顾不上早读,便将我的新文具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一摆放在课桌上炫耀给同学们。同桌看了这些文具赞不绝口,其他同学也用羡慕地目光打量着我的文具,不时地发出几句感叹。“真新颖啊!” “好漂亮呀!”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
课间,我把自己原来用的旧文具统统扔进了废纸篓里。这一举动,恰好被几个同学看见了。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好好的文具,扔了多可惜啊!有的说,有了新文具,谁还稀罕旧的?而更多的同学则批评我太不注意节约了。
真是的,我扔我自己的文具,管你们什么事?我鼻子里“哼”了一声,旁若无人地走出了教室……
第二天,我像昨天一样,兴冲冲地步入教室。同学们都在早读,没人理会我的到来。我走到自己的座位前,霎时愣住了——我昨天扔的旧文具又奇迹般地回到了我的课桌上。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正想问问同桌,只见班主任王老师迈着轻盈的步子朝我走来。她指着课桌上的文具问我:“这是你的吧?”我理直气壮地说:“是呀。这些旧文具我用不上了,昨天刚刚扔了,今早又回到了桌子上,真奇怪!”“是我让同学给你捡回来的。”见我疑e68a84e799bee5baa6333惑地看着她,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劝导我:“这些文具虽不值钱,但都还可以继续使用,怎么想扔就扔了呢?老师不是经常教育你们要注意节约吗?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这一点,你应该懂得啊……”
王老师的一番话,如同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让我深受启发。是啊,自己在扔掉那些旧文具的同时,分明也扔掉了节约的美德;值得庆幸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帮我重新又把它捡了回来。
《怎样写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
材料作文的体裁范围也很广,有的要求写作一篇记叙文、有的则要求写作说明文,不过,更多的是要求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也有的材料作文可能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联想、想象等,把材料续写、扩写或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如何正确分析材料呢?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他们的相同点,抓住主要矛盾。有这么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这位挖井人在地上掘了不少的深坑、浅坑,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而他所挖的地面下方并不太深的地方就有水。这幅漫画想要说明什么呢?让我们来试着作一下分析:
一、人多力量大。挖井的人太少了,所以挖不到水;
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借助于机器,靠科学的力量来挖井。
三、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认准一个坑挖下去,最终一定会挖到水的。
以上三种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前两种情况都未免太牵强了。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挖井,也没有机器,但水离地面并不深,而且其中有一个坑差一点就要挖到水了,这说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可以挖成这口井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挖到水呢?就是因为挖井人浅尝辄止,没有恒心,每次挖了一会儿之后就灰心失望而换地方另挖了。这样,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是多则材料呢?假设前面提到的挖井是一个材料,另外一个材料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老愚公家门口有一座大山,进进出出十分不方便,愚公便下定决心把这座山移走,于是让他的家人全部出马,一锨一筐地挖山抬土。一个聪明人看见了,觉得愚公真是太傻了,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把这座大山移走呢?老愚公告诉他,我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之后有重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总有一天是会把这座大山移走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则寓言和前边挖井故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终会达到目的。 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还要结合现实、引用事实和材料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证。即选取合适的论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7a64e78988e69d83331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这篇材料说明了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盲目模仿不仅有可能使事情不成功,甚至还会危及自身。那么如何来论证这一点呢?我们可以运用“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例子来说明。“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人听说邯郸地区的人走路姿势十分好看,就来到这里学习,但学到最后,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曼妙的步态,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东施效颦”说的则是美丽的西施姑娘犯了心疼病,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姿势非常美,她的邻居――相貌丑陋的东施姑娘看到了,也学着做出同样的姿势,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看上去更丑了。这两个故事说的也都是模仿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侧重点又有不同,“邯郸学步”的重点在于:模仿要讲究方式方法,“东施效颦”则是说模仿要看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显然,第二个故事与题目中的材料更接近。那么我们可以选取第二个故事来证明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象文中我们提到的持之以恒、盲目模仿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事例,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弄清“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含义,并据此写作一篇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左右。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洞悉材料作文
【考点诠释】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经典考例】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002年江苏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2、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 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将几个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 (2003年湖南长沙中考作文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6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怎样写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
材料作文的体裁范围也很广,有的要求写作一篇记叙文、有的则要求写作说明文,不过,更多的是要求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也有的材料作文可能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联想、想象等,把材料续写、扩写或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如何正确分析材料呢?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他们的相同点,抓住主要矛盾。有这么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这位挖井人在地上掘了不少的深坑、浅坑,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而他所挖的地面下方并不太深的地方就有水。这幅漫画想要说明什么呢?让我们来试着作一下分析:
一、人多力量大。挖井的人太少了,所以挖不到水;
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借助于机器,靠科学的力量来挖井。
三、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认准一个坑挖下去,最终一定会挖到水的。
以上三种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前两种情况都未免太牵强了。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挖井,也没有机器,但水离地面并不深,而且其中有一个坑差一点就要挖到水了,这说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可以挖成这口井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挖到水呢?就是因为挖井人浅尝辄止,没有恒心,每次挖了一会儿之后就灰心失望而换地方另挖了。这样,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是多则材料呢?假设前面提到的挖井是一个材料,另外一个材料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老愚公家门口有一座大山,进进出出十分不方便,愚公便下定决心把这座山移走,于是让他的家人全部出马,一锨一筐地挖山抬土。一个聪明人看见了,觉得愚公真是太傻了,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把这座大山移走呢?老愚公告诉他,我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之后有重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总有一天是会把这座大山移走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则寓言和前边挖井故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终会达到目的。 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还要结合现实、引用事实和材料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证。即选取合适的论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6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这篇材料说明了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盲目模仿不仅有可能使事情不成功,甚至还会危及自身。那么如何来论证这一点呢?我们可以运用“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例子来说明。“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人听说邯郸地区的人走路姿势十分好看,就来到这里学习,但学到最后,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曼妙的步态,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东施效颦”说的则是美丽的西施姑娘犯了心疼病,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姿势非常美,她的邻居――相貌丑陋的东施姑娘看到了,也学着做出同样的姿势,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看上去更丑了。这两个故事说的也都是模仿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侧重点又有不同,“邯郸学步”的重点在于:模仿要讲究方式方法,“东施效颦”则是说模仿要看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显然,第二个故事与题目中的材料更接近。那么我们可以选取第二个故事来证明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象文中我们提到的持之以恒、盲目模仿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事例,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弄清“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含义,并据此写作一篇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