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自己的文改了一下(以前也写过这个题目,可是找不到了 就挑了一片关于论读书的)
觉得长得也可以删一段掉
以书为伴——论读书
曾记得,在杨子的《十八岁与其他》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记得故乡老家后院临天井的小书房里,曾祖母曾挂了一条横幅,写着“读书最乐”四个字。”是的,读书应该是快乐的!当然在类似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中也可以读到昔人读书之苦,但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乐。整夜地不睡觉,等到发觉窗外泛白,才意犹未足地合起书本起床。
读书时是必要的。但若仅限于课文知识,那岂不显得太拘泥了么。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 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读书就是一条通往思考的康庄大道。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选择》写到: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读书就能培养人的安静的气息,使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读书的重要性是分等级的,有些闲书是多读无益的。若是沉溺其中,一时不可自拔,那变成了与玩物丧志无异了。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此应用颇为得当——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65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世界文学是丰富多彩的,在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人文理念以及某个时期的历史,从作者的文字中,甚至还可以读到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即所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对我们未来的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读书是假借他人的想法,来抒发自己的意愿。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书本的覆盖面极其广阔,是一般的老师难以一一解答的。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不禁引起多少人的深思。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时读时新的,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理解。
对于我们阅读早已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许你会觉得夸张,认为部分后加上之一二字更为恰当。可是没有了书,便没有了文明传播的载体,丧失的不仅仅是前人也许用生命为代价而获得的宝贵经验,也许是生命之所以灿烂和长远的本质原因。读书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中寻求生命的本质,而是人与人心灵相融汇的一种交流。倘若有朱熹先生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坚持,怕是无穷的宇宙也会被一代又一代的我们所格穷尽了吧。
寥寥数字,不知不觉间分各个论点叙述了我对书的感悟。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言天下皆慕圣贤。圣贤之人,翻遍古今,仅仅是寥寥数人而已。正所谓,人无完人。圣人如此,书本亦是如此。 一本书即使再好也是有所缺陷的。不如以书为伴,让书作为你的挚友,常伴左右......
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7a64e59b9ee7ad94336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那是夏季,空气中都带着炎热的气息,一丝风都没有,满世界的燥热。门前知了也不停的喊着,让人听了心中更加烦闷。我关上门,开着空调,打算就这样睡着,睡过这个夏天就好。但没几十分钟,我就醒了,躺在床边,望着窗外,忽然发现在如此讨厌的夏季,竟有那么蓝的天,那么白得云,仿佛伸手就能拿到。那片天空,洗净了我心中所有的燥热,使人清爽,我情不自禁走出家门,望着它,陷入回忆……
从小就喜爱那湛蓝的天空,在空闲之余,捧着一杯绿茶,仿佛就在那片天空沉浸所有,每次都会忘记时间,忘记一切。时间久了,竟对它有了感情。
那是五年级时,考完试,我走在路上,心情糟糕透了。而那时的天如此温和,就像妈妈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让人想躺上去,好好睡一觉,洗掉所有苦闷。放下书包,我跑到坡顶,向着天空说着委屈,风儿围着我身边,也静静听着,有时,轻轻抹去我眼角的泪花。而天空只是一动不动的听着,我看着它,忽然感到白云悄悄动了,它仿佛变成了一只雄鹰,望着天,仰着头。我笑了,会心的笑了,天空啊,是在告诉我展望未来,放弃过去。我的那片天空,谢谢你,我懂了,对未来的7a64e78988e69d83337憧憬。
曾在一个下雨天,望着天空,看着它安详的接受着洗礼。我忽然发现,雨水冲低了小草,打落了花儿,但唯有天空,仍倔强的发着自己的光芒。那光芒,如此温和,如此倔强如此耀眼。我忽然领悟,人不也是要这样么?尽管灾难来了,世界黑了,也别忘记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光芒,永不低头,抬着头前进。
那片天空,在我烦热时,洗净躁动;在我失落时,带来信心;在我快乐时,教会我虚心;在我伤心时,告诉我坚强。那蔚蓝的天,那雪白的天,我爱你那丝丝白云,我爱你那变化多端的脸,我爱你那温和的手臂,我更爱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今天啊,当我航行在成长的汪洋,望着天空,就有信心,就有勇气。难怪那么多诗人赞美天空,它就像小孩一样,那么纯洁天真。就是爱那片天空,就是爱那拥有属于我们记忆的天空。
在暗夜中守望星光
高三(3)班 叶师琼
当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闪光。
——题记
人类最原始的恐惧,来自于漫漫长夜。寒冷和黑暗把一切勇气与信心吞噬得尸骨无存,于是人类用火,用梦,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安慰在黑暗中瑟瑟发抖的自己。然而总有一些无畏英勇的人不甘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麻痹自己,他们选择在黑暗中守望星光,坚信他们的屹立可以为人类召唤不灭的火种穿过长夜迎接黎明。他们像稻草人守望麦田一样守望着自己的信仰,他们像向日葵一样守望并追随着生命的阳光,他们终于因为执著地守望而迎来了刺透黎黑的第一束星光。
苦难与黑暗的降临有如海啸,突如其来势不可挡。只有那最坚硬最顽强的礁石,可以忍受迅速漫过头顶的海水耐心等待退潮重见天日。在中国艺术史上徐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他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引入了强劲的生命激流从而被后世铭记。不过徐渭在民间上被津津乐道更主要的原因却是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幼年遭遇家庭变故,而后是政治牵连,抗倭战争;在癫狂中误杀妻子而入狱;自撰墓志铭甚至九次自杀而未死。他的一生就是与苦难扭打搏斗的漫长历程。然而即便他曾想过放弃在苦难中被蹂躏得面目可憎的生命,他亦未曾让画笔从他手中滑落,相反,他颤抖癫狂的笔触为中国艺术史撞击出响亮的钟声,一扇大门因他轰然中开。和徐渭一样固执得不可理喻的还有梵高和伦博朗,他们同样在污浊窒息中坚定守望自己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和向往,即使在被苦难淹没的那一刻仍旧笃定相信一定有星光,他们棱角分明的守望背影令黑沉沉的天空铿然有声。
“如果我们拥有勇气和平静的思想,我们即使坐在自己的棺木上犹能欣赏风景,在饥寒交迫时犹能歌唱。”有一些更勇敢更睿智的守望者,他们敏锐的眼睛从漆黑天幕之中捕捉到了一丝光亮。这一丝微弱光亮便足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文坛巨匠沈从文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条件恶劣的乡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但他在给侄儿黄永玉的信中仍旧欣喜地说:“这儿的荷花可真好······”这是一个星光守望者的大气与智慧,这是足以在黑暗中照亮出路的火把。天空依旧暮霭沉沉愁云惨淡,但已经有一些挺过苦难的灵魂打破了缄默,用细微而坚定的声音预言着星光的到来,即使看到的只是几点流萤亦是繁星破云而出的征兆。这是守望者最初的歌唱,他们的身躯开始温热。
我们需要一种超脱了悲观的执著,一种更甚于守望的召唤。终于我们看到了王者归来,那些开拓者手持长剑把苦难劈成闪光的岁片化作漫天星斗供苏醒的眼睛守望。他们在启明星下用被苦难锈蚀得班驳残缺的剑刺穿了苦难的心脏。轮椅上的罗斯福是这样的勇士,轮椅上的霍金是这样的勇士,轮椅上的史铁生是这样的勇士。“(他们)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余秋雨对塞万提斯的评价无疑是对这群勇者最好的注解。他们自身已是火把,唤醒更多的眼睛加入神圣的守望,大声宣告漫天星辰的骤然闪亮。他们是守望者中豪迈大气的领袖与王者。他们让守望从孤苦走向磅礴,从静谧走向浩大。
即使天空依旧灰暗迷雾重重,仍旧会有深邃的目光射向宇宙深处矢志不渝地等待灿烂星光洒满黑暗大地。“洒落的泪水,将生出芳香四溢的花朵;逝去的灵魂,将成群结队升上遥远天际,生成新的曙光。”他们的伟岸身影和灼灼目光,将我们从无光的混沌中唤醒,一齐仰望深远夜空无惧无畏,守望星光透过雾霭化作崭新黎明。
昨天的“我”:
你好!
看到你迟缓的身影,看到你紧锁的愁眉,看到你默默的泪水,我的心绪变得格外沉重。我知道,你在为初三酸甜苦辣的生活而惆怅万分,你在为成长中的种种烦恼而再三埋怨;你还在为前进中的点点滴滴的挫折而心灰意冷。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生命不可能只有幸福,这种生活经历谁都会遇到。我在书上看到这样故事,一个年仅19岁的姑娘,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夜服安眠药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可没想到蜜喝多了,意会如此般脆弱。
有句名言说得好:“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力量。”在我看来,灾难也许是傲骨的乳娘,祸患也许是豪杰的乳汁, “痛苦”、“灾难”与“祸患”是需要吃苦才能克服得了的。孟子写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所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还有那“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少先古哲向我们阐述了这一深遂的道理,只有在风吹雨打中守望自我的理想与信念,我们才会拥有强悍的生存能力。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终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有了这种认识,你还会害怕前面的苦难和失败吗?朋友,希望你正视苦难,坚守自我,坚信自我,甩自信掉忧郁怨恨,用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我想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属于你。
huozhe
人们扔给隐士的是不义和污秽,可是朋友,你依然要做一颗星去照亮他们。
—— 尼采
生命的意义永远应当是追求那些比生命更高,更远的东西,而不是看似忙碌,实则肤浅地“活着”。寻找一片安宁的净土,找一份恬静的心情,把灵魂静静安放在一片以孤独为篱的精神家园中,这,就是守望。
一生的流浪,是没有滴血的痛苦,但总会有人为了捍卫这个世界残存的一点清洁和真实,用低贱的行走守望着高贵的彼岸。荷马在古老城邦之间流浪,没有人理解那双失神的眼睛之后竟藏匿着熠熠生辉的灵魂,傲慢的世人只给了他白眼和侮辱,他却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留在身后。地球的另一端,庄周把背影留给迷惑的君王大臣去揣度,他的目光移向了丰富的自然和劳苦的黎民,当他安然离去后,人们才拾起了他遗下的一篇篇诙谐的寓言。几乎在同一个时刻,他们分别游离于东西方文明和正统之外,默然行吟在同一轮明月之下,在流浪中目睹着世间的花开花落,细数着文明的峥嵘,守望着失传的宁静。
王维徘徊在辋川和官场之间,在精神家园和权力中心之间寻找平衡,把出世和入世从容而豁达地集于一身。就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样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守望着如水的性灵,关照着淡泊的人生,轻盈地逃遁了纷扰之世的羁绊,让一生从这片世俗滑过,不留一丝痕迹。
悲剧总来自理想与现实的脱轨。心灵的守望者,常常扮演着叛世离俗的角色。在某一个时代的某一片土地上。孤独的心灵永远备受冷落。但在更为久远的时空中,他们的形象必将如天上的星斗般灿烂夺目。所以他们固然有他们的孤独,但却因此获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快乐与满足。犬儒学派创始人第欧根尼傲慢地对君临天下的亚历山大宣布:“请别挡住我的阳光”。在那一瞬间,这句话就宣判了守望者与世俗权贵的永恒决裂。第欧根尼是幸运的,亚历山大会像尊重他的老师一样尊重这个智者。但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统治者只会把他们当作敌人。普希金用鲜血染红了沙皇统治的夕阳,曼德尔斯塔姆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尸骨无存,嵇康刑场抚琴把《广陵散》奏成生命的挽歌。对于他们来说,活在世上的义务便是宣布以死抗争的决心。一段仓促的生命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用这段生命执着地守望灵魂深处的真实,毁灭便意味着重生。
当外在的人生与内在的信条产生了严重对立时,生命最终将成为这一矛盾的殉葬品,但对于那些渴望宁谧的灵魂来说,死亡也许是挣脱黑暗的翅膀。马雅可夫斯基当上了政治局候补委员——一个诗人可以登上的最高位置——也忍受不住良知的谴责而饮弹。他选择终结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那片精神的净土已无法存于人间之时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自白,正是因为世间的混浊,才会有守望者用生命祭奠沦灭的真实。
人类认识一个高贵的灵魂所用的时间要比上帝创造他的过程漫长许多,而毁灭他却是轻而易举。“天才是炽热的太阳,总使周围一片荒芜。”尼采的话为守望的隐者们宣判了精神上的无期徒刑,他们比上帝还要孤独,甚至没有人承认他们的孤独是有价值的。但人类和历史的良知将和他们一起垂泪,让他们值得在这个世上受苦。
或者
守望心灵之火
《呼啸山庄》中有一个画面令人记忆犹新:无垠的荒原上,矮矮的农舍旁,一个姑娘坐在篱笆上,枯涩的泪眼凝视着远方。任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裙,任狂风撩乱了她的秀发,卡瑟琳就这样孤伶伶地守候了整整一夜,盼望着恋人希克厉的归来。小说的多数细节已经在脑海里渐渐远去,唯独这个茫茫天地中瘦小的背影越来越大,直至填满我的整个视野。永恒的天地,永恒的守望,一切都定格成一幅深沉的木刻画,让看画人掩卷冥思。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如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但总还有一些鲜艳的亮色让人不禁去回顾,去驻足。守候,让生命停下了脚步,让守候者付出了一天、两天,一年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9、两年,甚至一个世纪、一个千年。更有甚者,只为那回眸一瞥,成了永远的石塑。
生命是一片辽阔的荒原,时间在期待着一颗火种的出现,在期待着燎原的生命烈焰。然而,多少年来,生命之火却焚毁了一个个孤独、悲抑的灵魂。有光亮的地方,竟累累地堆叠着扑火飞蛾的残骸。水泽之神克丽泰爱上了太阳神阿波罗,后者却对她的爱情置之不理。于是,阿波罗常常在正午仰望太阳,因看到阿波罗驾车飞驰而过而心满意足。众神怜悯她,将她化作一朵向日葵,永远面向太阳。也不知向日葵祈盼的眼神是否感动了太阳,但她却用生命为爱情做了最高贵的诠释。守望,不一定要求回报,因为守望本身就是人类最美丽的姿态。于是,许多悲剧也就不能称之为悲剧,守望爱情而死是一种比皆大欢喜更感人至深的结局。
守望,如旷野里的一株大树,用枝条护住明月,让明月在树梢的簇拥下跃上云端。没有了守望明月的大树,也就没有了暗夜里皎洁的银光。守望是伟大的,因为它在时间的掠夺中留下了伟大的时刻,为心灵留下贵重的黄金。庄子山居水饮,临濮垂钓,用自己的人格捍卫了尧舜时代的纯朴遗风。后人接过了庄子手中的权杖,继承看管这宝贵的原始森林。李白秉承了他的逍遥自在,林逋学会了他的遁世无闻,道教也因此诞生。因此,守望不等于停滞,即便生命已然成为灰烬,真理却经过一代又一代志愿者的努力被人类不断地认识和发现。科学家守望正确的自然规律,文学家守望心中那片神圣的水泽。是守望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现代文明。
余光中是这样描写哈雷慧星的:“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大旗……”我们静静守望,只为了 来到南方小城以后,守望,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苦苦等待着期盼结果,至今仍杳无音信,焦虑外更多了一些恐惧,我害怕面对结果,害怕看到高脚杯般美好的梦想在顷刻间化为尖锐的碎片让我痛彻心扉。结局已定不会有任何奇迹出现。于是我一直避着结果生活,避一路,想一路。
关于那所学校的回忆,我是不轻易动用的,怕是一动用,就黏连了太多的遗憾悔恨痛心。然而它们总是那么清新,略略潮湿,在角落里静静地躺着,在电视里偶然会遇到关于那座校园的镜头。人的记忆真奇特,尽管只是短短的四天,但一切细枝末节全都装进了脑海的最底层,一见面便全都翻腾出来,每一细节都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
等待的焦灼,毫不留情地侵蚀掉我最后一丝耐性——我背上望远镜冲上楼顶,在那条纬线与那条经线相交的一点,有一座满地积雪的城市,我的望远镜努力寻找皑皑白雪中那我魂牵梦萦的校园。此时此刻意外发现,街上的行人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匆匆从我身旁流过,向前而去,而我却傻傻地立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夹缝中,徘徊不前,如一颗被遗弃的沙砾独自饮泣着找不到归宿的失落与茫然,直至身旁一切美好已逐渐隐去,我仍旧固执地揪着那给予我仅剩一点温存的希望之火,奢望它能照亮我明日的征途。
灯火阑珊中,固执地坚持心中的那份守候,独自忍受所有的寂寞难耐,如此兴味索然的山穷水尽未尝不是人生的一道风景,一切美好都被连根拔去时,仍保存一分不悔的期许,流露在嘴角的些许苦痛仍赶不走面对阑珊灯火的淡然一笑,守望中的“悲欢交集”,怅惘里仍不失希望的意味或许才是最可贵的。
守望,憧憬美好的精美恬淡又混着一缕等待的焦急与忧伤的意境,它敲响了藏着李叔同的金山寺里堂皇而又沉着的暮鼓晨钟,它潜入了范仲淹心间汹涌澎湃的洞庭湖水,它掌舵着杜甫乘坐的那只随乾坤日夜沉浮的小船,它化作了朱熹心底藏着的岳麓山上的那份宁静致远。
守望是一种力量,它让人们在无期的等待中学会坚强,守望是一种信念,它不是负担,压着心头,阻碍前进的步伐。它让生命多了一份清醒与自信,沉着又冷静。
人生好比巨大的泥沼,在守望中精神如莲日日升起,盼望着能浮出水面,绽出一朵花来。
梦里发现自己躺在那座牌坊似的校门下,看者天上的云飘然而至,碰了一下高高的校门,轻轻的飘走。遥遥无期的守望仍在延续,但在等待中,我学会了笑对一切 草垛上的守望者
江苏阜宁中学高三 朱伟
月光笼罩着这山沟里的屯子,起伏的山峦像巨兽似的蹲在屯子的周围。一个个草垛像极了山的崽子。狗娃就坐在草垛上发呆。
空气里飘散着熬猪油的香味儿,狗娃咂摸着嘴,吸溜着涎水。要过年了,自家的虎头灶上也熬着这玩意儿。晚上,他刚刚撮起块烫手的油渣放进嘴里,就让娘连追带打撵了出来:“打不死的馋鬼!”他在前头跑,娘在后头骂。
寒假放了一个多月。破旧的教室不挡风不遮雨,冬天上课冻死人。县里拉来一车砖、瓦、木头让修教室用,却被用来修了菩萨庙。村长用发亮的袖子揩了揩鼻涕,对愤怒的李 老师说:“急啥子嘛!先放假!”于是。狗娃回了家。李老师说,等天暖和了再上课。
李老师是第一个来这里教书的老师,虽然狗娃爹撇撇嘴说:“他要真是个能人,哪能来这山沟子里受苦?”但狗娃依然很喜欢这个老师。狗娃从他那儿知道了许多稀罕事。比如脚下这块地方叫地球,和天空里的星星一样浮在那里,就像一个浮在蛋清里的蛋黄。还比如城里入会造一种叫飞机的东西,人坐上就能飞上天。狗娃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铁做的东西咋能飞呢?如果把铁锅扔上天,还不砸死人!
狗娃望着浩淼的天空,望着那无数颗眨巴着眼睛的星星,眼前就漂浮起了一个个蛋黄。狗娃脑海中的自己,正用手捏住一个蛋黄,放进嘴里,吮了又吮,嚼了又嚼。“知识就是力量”,他念叨着老师常讲的话。他想,等学完了老师的知识,就进城里,因为他知道那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像彩虹一样漂亮的电灯,会移动的铁屋子……
狗娃一下子想到这许多的东西,又什么都不明白,脑袋变得很涨很涨。这许多的东西,他觉得,就像光秃秃的土地上一下子冒出的乱蓬蓬的苗儿,让他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他张大嘴哈了哈手,抱紧膝头,又抬起头望着那星空。过了年,老师就快回来了。这快了吧,他希望。
“狗娃子!快回来睡觉!死在外面把耳朵冻掉了,就娶不到媳妇了!”狗娃爹站在门口吆喝着,小小的屯子到处飘荡着他沙哑的声音。狗娃不舍地蹭下草垛,晃着涨涨的脑袋,回家了。
星空依然浩淼,草垛上仿佛仍留着狗娃抱着双膝守望天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