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点彩灯、放烟火,乐此不疲,当然最最不能少的就是吃汤圆了,汤圆代表着团圆,吃了汤圆一家人就会团团圆圆的了。
不过,今年吃的汤圆是与往常最最不同的了,因为是我做的,而且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怎么了,你不信?嘿嘿,这是最正常的反应,连我爸爸妈妈都很怀疑呢。
做汤圆之前要先揉面,只见那面粉细细的,滑滑的,白如雪,滑似绸,摸上去可舒服啦。奶奶说:“这面粉里面要先加一点油,然后放少许凉水,再放温水,这样做出来的面,不硬不软,不黏不干,正正好好。”说着就一边加水,一边揉面。大约过了10分钟,刚刚才见的细细的粉就成了面,软软的,真不愧是奶奶啊。
我剪了指甲,洗净了手,系起了白围腰,呵,活像一个“面包师”。奶奶从一大坨面中分出了一个小面团,搓了搓,接着一只手拖着面团,一只手的大拇指插进去形成一个小洞,然后一边捏一边转,渐渐地往底部捏,不一会儿,一个均匀的“面壳子”诞生了。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突然奶奶递过来一个面团说:“你试试。”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先搓再捏,可捏出来的不是一个“面壳子”,而是皮厚的“陶瓷杯”,奶奶鼓励着我说:“第一次嘛,总有失败的。”
接下来,奶奶开始放陷了。只见她拿筷子从精肉里挖了一块填补到“面壳子”里,然后一手仍托着底部,一手形成“o”字形,慢慢地往上收紧、收紧另一只手也不停地转着,当最后收成了一个“小尾巴”然后往里一按,当当当当!一个汤圆做成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填肉、收紧。可还没收到一半,“面壳子”上就出现了一条条“皱纹”,奶奶说:“不能一下子就收紧,要慢慢地收,哪有像你这样的?”“那,这个怎么办?”我正烦恼着,奶奶又说:“给我吧,你去重新拿一个。”我疑惑地哦了一声,便瞪大着眼睛惊讶地看着奶奶接下来“妙手回春术”。奶奶把收到一半的“面壳子”张开,然后用比刚才更慢的速度收口子。哇,才一会儿,那个被我弄得“面目全非”的“面壳子”竟然“重获新生”,我惊讶得下巴都掉到地上了。
于是,经过我N次的失败,奶奶N次地使用“妙手回春术”之后,我终于终于做出了一个光滑圆润,没有“皱纹”的汤圆了。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又惊又喜。再接着,我掌握了技巧,便越做越熟练,越美观。奶奶都说我做的比她还要好了呢。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哇,我和奶奶竟然做了一筛子的汤圆,一眼望去,就像几个胖娃娃蹲坐在那里,可爱极了,真让人想去捏一捏。
又过了半个小时,汤圆煮好了,一个个漂浮在沸腾的热水中,发出“吱吱”的响声。它们各姿各态:有的在“游泳池”里休息,有的围成一圈跳着“水上芭蕾”,有的在“窃窃私语”……有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3趣极了。捞出一个汤圆,光滑圆润,咬一口,里面的肉汁顿时溢满了口腔,伴随着糯米的米香味,融入其中,真是美味无穷。爸爸妈妈吃了连连叫好,我像吃了蜜似的笑着。
今年的元宵节过得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文化,百赛龙舟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才做的,也是一种比赛,谁先到终点,谁就是冠军:端午节大家还要往河里扔鸡蛋和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不过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元宵节要猜灯谜、吃元宵,可是我度从来没见过元宵节猜灯谜,几乎什么时候有灯谜都可以猜,有的地方把这习俗叫闹花灯,闹花灯上的灯谜不会太难,顶多就问是谜语,元宵节还要放鞭炮;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晚上还要看月亮,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最圆了;过年了要贴窗花、贴春联,这是腊月三十,过年答还要吃饺子,看晚会,大家还要一起唱新年好,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起吃团圆饭,长辈还要给小孩子红包。
我们的民间工艺也很好,剪纸是一种民间工艺,一般都会把剪好的纸贴回在墙上、窗户上;折风筝也是民间工艺,小孩子一般都不会做;写春联、做灯笼、扎灯笼墙、捏糖人、捏面人。
我们有很多民间小吃,有灌汤包、粽子、饺子、汤圆、月饼、手擀面、冰糖葫芦、麻花、年糕。我最爱吃饺子,更喜欢全家人一起答包饺子。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习它们,并把它们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7a64e78988e69d83331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如果你来要问我最喜欢什么节日,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元宵节.去年的元宵节,我记忆犹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十分得快乐.我们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汤源圆.妈妈做的汤圆特别好.汤圆又白又圆,看起来使人垂涎欲滴.汤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原来它长得圆圆的,又有汤,所以叫汤圆.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吃汤圆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汤圆,吃起来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极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几个.汤圆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团团圆圆的.这一知天
有意思吧!吃完饭,我们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提着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街,小灯笼的灯光将大地照
的亮道极了,将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虽然元宵节过去了,但那美好的回忆仍久久荡漾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