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不少学生一动笔写文章,就觉得头疼,没有材料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三言两语就能写完一篇文章,或者自己随意捏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真实性,缺少具体的描写,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想,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zhidao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如有的同学写家务劳动的作文过于简单,几笔带过。要想让他们言之有物、有序,可以让他们亲自参加一项劳动,如缝衣服,把自己怎么穿针,怎么引线,缝的过程遇到什么情况专详细写下来,这样就有内容可写了。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的不多,胸无积累,自然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积累词汇属、优美句子、精彩片段,多写文章,必要时采用竞赛的方法,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讲,由怕作文转变为想写作文,进而喜欢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抄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如何,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致整个人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之中,教师只是利用一些例文,让学生从例文中去仿写,而学生就成了照章而写的一个工具,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作文zd教学的规律,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并同阅读教学相互配合,那就相得益彰。
作文源于生活,其本质百就是对客观生活、外界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世界的科学思考和认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作文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多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或隐或现地包含着某种辩证法的观点,蕴藏着某种事理或哲理,越来越注度重对考生的现实理性认识能力的考查。而目前,高中生写的作文大多因缺乏生活的认知和积累而空洞,因没有弄清楚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而肤浅,因认识不到事物的两面知性而片面,因没有找准事物之间的联系点而杂乱。如果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会更美道,更有哲理性。一、运用矛盾分析法审题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要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版上,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目前大多作文试题只是给予学生一种间接的感性知识,要求学生将这些有限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一种质的飞跃,形成比较合乎逻辑、接近事物(作文试题)本质的答案。其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是考查学生观察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让他们潇洒写一回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辅导――批阅――讲评;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两周一次训练。从初中到高中,许多学生常常两课时一篇作文也交不上,学生越写越怕,对作文望而却步,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现有模式的“作文”,量你也“潇洒”不起来。命题就是教师设下的圈套,你不想钻也得往里钻。这种作文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余秋雨曾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这是因为作文原本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是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生成的产品,应该是个性化的。新课标已经为我们建立了划时代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写作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多角度地观察”、“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坦露自己的独特感受,即使是迷茫的,沉郁的,叛逆的,卑微的有何不可?“文,心学也”。“心”之博大莫测,有“文之丰富多彩”。因此,我主张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写自由作文,于是我发起了“自由状态下写作训练”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才思,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每周写三篇随笔,老师不命题,学生任意写,对学生实行开放型的作文训练。给学生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天地。因为只有返朴归真,才能走向潇洒。
结果我发现,在无拘无束的写作中,展现了学生的青春气息,展现了胸襟抱负,展现了爱与美。在这块写作小天地里,有他们与心灵的对话:如在学了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文章后,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我的烦恼?:“上学的烦恼,骑车风险多,天天骑单车,恐怕命难保。考试的烦恼,差得不得了,平时不认真,一见分数就晕倒。生活的烦恼,也是很不少,处处被人管,像个笼里鸟。值日的烦恼,让人受不了,同学不合作,分数被扣了。“通知”的烦恼,把人吓死了,正在做作业,突来个通知,像个大炸弹,胆被吓破了。”这位同学就用打油诗的形式,写出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情真意切。尤其是写学校广播播放通知的烦恼,简直就是全体同学的心声。
在这块写作小天地里,也有他们与自然的对话:学了?黄河颂?这篇文章后,有位学生编了一个三幕剧――?母亲河,流泪了?,黄河的污染与断流,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这位同学用文章对人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活动和黄河目前的严峻局面表示了强烈的关注。文章的感染力很强,引用了铁一般的事实来证明人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给黄河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表现了智者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批判错误的气度。
在这块写作这小天地里,还有他们与社会的对话:当新闻播出地沟油、毒牛奶、瘦肉精等的消息后,很多同学在“随笔”里谈了自己的看法,譬如对于“地沟油”,有位同学说:恐怖啊,恐怖啊,这个世道太黑了!“地沟油”无处不在:你说饭我可以不在外面吃,零食也不能杜绝吧,那你吃的薯片儿,也得用油;蛋糕也得用油;饼干也用油,方便面也用油...以一个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谁早晨不在外面买点儿早点呀?没办法,“地沟油”加工产品我们老百姓在生活中是杜绝不了的,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行政管理和法律规范,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还有的谈了地沟油的毒害、打击地沟油不良商家的办法众说纷云,各抒己见。还有,“校车问题”、“强拆”、“环保”等都成了他们“随笔”的话题。学生似乎有写不完的题材,有说不完的话题,有的甚至洋洋洒洒写起了“小说”。这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让学生有了自由写作的空间,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才思,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一种愉悦、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逐步提高7a64e59b9ee7ad94330了写作能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之本。
二、巧用评语激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目前作文评价现状是:一段无关痛痒的评语,一个道不明说不清的分数,至多再有几处红色笔墨留下的批改痕迹,这就是当下典型的作文评价方式。事实上,评价在教育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优化写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评改中,我常用激励性的评语,鼓励他们说真话,抒真情,激励他们“标新立异”,“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学生不会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学生一提起笔来就说套话,或者言不由衷,人云亦云。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作文无味,写出来的文章老师看了感到乏味。做人贵在直,作文贵在真。正直是立身之本,真实乃文章之魂。人的心灵世界是最广阔的、深邃的,十三四岁的学生,生活中有许多梦想,思维中有许多火花,他开始有独立的意识,对人生充满憧憬,有了自己的构想,只要给他的心灵打开一扇窗,他就会有脱胎换骨的涅磐,就会有飞翔的可能。在作文批改中,我借助评语,激励学生“以我笔抒我情,以我口说我心,说真话做真行”。我力求将评语写成沟通式的情感评语,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说真话,抒真情。
三、提倡“我出一本书”,养成多写多改,互相交流的习惯
初一学生,童真未泯,好自我表现。针对这一特性,开学初我就提出让同学们到学期末每人各自出“一本书”的建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具体做法是把自己每周里最好的两篇“随笔”选出来,最后汇篇成一本书,展示各自的写作成果。这一建议一提出,就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每周的随笔写得似模似样,且写作热情空前高涨。中段考试前一个星期,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复习,我提出暂停写“随笔”的想法,但学生不同意。他们说复习期间感触更多,不吐不快。写作已经成为学生的需要,表现出极高的创作热情。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写了五六十篇文章,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写作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你看:他们自己出的“一本书”,从筛选到打印,从文字到排版,从设计到插图,从装钉到题字,都倾注了学生的一片心血,饱含着学生的一腔热情。尤其看到学生手捧“那本书”,互相传阅,互相欣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个场面令人动容。如果这项工作能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从学生的习作中看到生命活力的张扬,看到蕴含风流的才气,看到裹挟人心的磅礴激情,看到叩问现实的沉雄笔力。而到那时,写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作文教学改革从培养写作兴趣、激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等方面入手,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写他们想写的东西,让他们潇洒写一回,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就会达到“自能作文不须老师改”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