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2011: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
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 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着凉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22年检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题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0:请以“难题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作为故事的聆听者、亲历者,从故事中得到了许多生活的感受,故事 让我们感动,我们也在故事中成长,请以“我与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8:《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7:作文试题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
请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6:1、片段作文。(10分)
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005:(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2)“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讽,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4: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重庆还没自主命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与2013为根据材料写文章
2005 自嘲
2006车站一瞥
2007酸甜苦辣
2008在自然中生活
2009我与故事
2010难题
2011情有独钟
2012"你好"和"明天见“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百(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度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版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权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重庆还没有自己单独出题,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