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一、善于观察,绘形传神
比如,你要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却只用“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这样的话语来概述,读者就无从知道“怎样艰难”、“他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等具体情况了。如果写成:“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每挪到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出现“艰难”的字眼,但读者视乎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
写景,让景物“动”起来,使其具有人的情态,或呈现出自然的形态、天然的色质。
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对每一个描写对象的观察,都可以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
二、不断追问,凸现特征
写文章时,边写边问自己相关的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
俄国作家陀思妥夫斯基曾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够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为何要这样改呢?因为它具体形象地回答了:“从哪里落的?怎样落的?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
三、细致刻画,扑捉细节
1、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所谓细节,是指所记人、事、景中的细枝末节,如人物细致的神态、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细小的事物等。怎样刻画细节呢?可以取小动作,准确地使用传神的动词。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表达中心孔。因此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仔细观察,精心选择,具体描写,就成了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
2、勾勒小景物,突出景物的特征、状态。
如《海滨仲夏夜》中“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2,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这里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
3、试抓住小道具,突出小道具独特的含义及其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如《孔乙己》一文中,咸亨酒店三次出现的小粉板。没有小粉板,也就没有掌柜在“端午”和“年关”想到孔乙己。小粉板上的酒债,是这场悲剧尾声中一个令人闻之泣血的音符,孔乙己的悲剧用一笔酒债告示结束了,让世人永远深思。
一.作文考试的本质——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作文的考查,是语文学习的整体性最直接的体现:您可能把作文理解的很简单,以为多读、多练就能够提高,但是我告诉你,你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考场作文考查的不仅仅只是一篇文章,它的内容其实包括了语基(字词句的运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基础部分)、阅读理解(理解题意,否则就会偏题喔)、语文素养的积累等等,既考查了孩子的能力和积累,又考查孩子的技巧,是一个最复杂、最综合的考查。
这也是语文作文短时期内难以提高的原因,因为语文素养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时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1才能够练就的喔。那么,写好一篇考场作文,具体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1、生活中的人、事、物说明孩子需要对生活有所观察,有所感悟,不管出了什么主题的作文,都要能够迅速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能够使用的素材。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没有东西可写”,这一点就是大多数孩子怕作文的原因,孩子拿到作文,大多数的反应都是“不知道写什么”。写不出来就是一种煎熬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对作文产生惧怕情绪。这也就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孩子对于生活中接触的人、发生的事物无感。
二是孩子的生活太单调,除了学习吃饭睡觉就没有别的活动。
所以,大多数的孩子的作文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所选取的素材都已经是被用滥了的素材。写《感谢》就写妈妈给我做饭,爸爸送我上学,等等,试想阅卷老师看了那么多同样的素材,如果选材没有亮点,如何吸引眼球?
解决办法:这两个问题的出现,和家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家长要增加孩子的人生经历,要让孩子出去、带孩子出去,让孩子帮自己分担一些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找到好的素材。
不能总是让孩子“宅”在家中,要让孩子出去、带孩子出去,让孩子多做事情(做家务、看小孩等等),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且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写作的好素材。
每体验一种新鲜,都要问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其次,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而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交流,但这也同时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就是家长必须是一个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感悟和孩子交流。
2、生活中的事物、事理这一点对于孩子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也是绝大多数孩子最头疼的问题——“作文写不深”。这个也是最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引导的。
换一个词就叫做“思想深度”。其实就是指一个孩子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思考所能达到的程度,最能够体现一个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度的差异,这也是决定孩子作文分数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之前练习过的作文中,大多数的孩子没有结尾,或者是喊口号式的结尾。
3、对社会现象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您和孩子是否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热点?您和孩子是否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之前在我的免费课上就已经强调过让孩子关注时事、关注新闻的重要性。您已经做到了吗?再次强调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观点已经OUT了!
您可能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电视、网络,于是不让孩子接触外部世界,孩子对现在世界上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非常不可取~!
解决办法:
一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浏览获取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是毕竟孩子自制力有限,家长要做好监督。
另一方面,也要和孩子多交流时事、热点,家长可以事先对事件进行筛选。
孩子对事情的认知可能是片面的,需要家长和老师来引导他们的思考和认知。您千万不要因为嫌累就不能坚持,若是您都不能坚持的话,那么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坚持呢?
4、规定时间内
您可能会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时间!上周和本周都是各个年级的作文周,然而很多的孩子们却没有做到及时提交,家长们给出的大多数原因是:没有时间写。
No!在我看来,没有时间=不想写的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对于写一篇作文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您的孩子写作文耗时是否过长?应对考场作文,平时就应该注重习惯的培养和速度的训练。解决办法:建议家长帮孩子计时并监督,建议时间40分钟之内,(因为小升初、中考的作文时间规划标准也是40min)绝不多给时间,写不完也要拍照上传,这样也可以让辅导老师了解到孩子的速度。
5、符合题意考查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直接方式。
从孩子们的作文之中,不仅能够发现孩子的写作问题,孩子的成长、世界观等等问题,都可以在作文中发现。我们在课上会教给孩子审题、立意的方法,但是课下需要有长期的训练来保证。
孩子如果存在问题,每个月的作文批改中,老师一定是可以发现的。所以,孩子们需要不停地交作文!改作文!才能慢慢改变审题的习惯。作为家长的您,必须督促孩子交作文,不要帮孩子找借口,成为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帮凶”。
6、字迹、书面拉开分数差距的另一个标准。
关于作文字迹和卷面的重要性,爸爸妈妈们都懂,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长期努力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百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度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知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道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内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容:写事和写活动。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2、景物描写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3、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
巧妙的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2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
如:学生习作《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学生习作《草》开头引用白居易《草》作开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
4、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学生习作《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