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欣赏
一个令我尊敬的人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多人值得我佩服,但有一个人的品格,使我终生受益――清洁工。
记得在寒冷的早晨,在上学的路上,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那个人拿着扫帚在扫地。走进一看,原来是清洁工。就在这时候,我想:这么冷的天,清洁工在扫地,难道不冷吗?只见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3她穿着制服,带着口罩,左手拿着扫帚,右手拿着簸箕,刺脸的风把她的耳朵都吹红了。
她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扫帚,认真而又耐心的扫着。只见她把这片赃物扫起来,又把那片赃物扫起来,这样的动作也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再瞧,她的双手配合的多么默契呀!要是簸箕满了,就小心翼翼地倒进垃圾车里,生怕把刚刚扫赶净的地又弄脏了。倒完了,就又开始扫了。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她是多么希望大家不再乱扔赃物,保持道路昔日的干净。这时,大风吹来,把道路又吹脏了。这位清洁工无奈的说:“唉,真没办法,我又要重新扫了。”接着,又振起精神说:“没关系,我一定能扫完的!”说完又开始扫了,这回,她先把垃圾扫在了一起,又拿簸箕把垃圾扫进簸箕里。满了就用扫帚挡住口,不让垃圾掉下来,再到进垃圾车里。我想:这样能够节约多点时间,把垃圾扫完。想着想着,清洁工就把这些垃圾扫完了。我不犹自住地走进他,笑盈盈地说:“您真好!我要向您学习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清洁工听了,眼睛笑眯眯的。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一个每天起早贪黑、默默奉献的一个人。难道这个人的品格不值得我去学习吗?
给你几篇作文,2篇些人,3片叙事~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今年六十岁了,乌黑的头发中多少也有了几簇白发.
外婆很勤劳.走进外婆家,总觉得特别的干净有序,一尘不染.因为外婆每天要拖一次地.听妈妈说,外婆年轻时更是勤劳和辛苦.在妈妈还是小孩时,外公工作很忙,外婆非但要做田里的活,还要在家做所有的家务,去管好她的三个女儿.每天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而第二天五点就要起床.可外婆总是无怨无悔.
外婆没上过学,也没多少文化,可是外婆懂得的道理比我们多得多!她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不能斤斤计较而伤了大家的和气.听妈妈说,小时候外婆对她们三姐妹很严厉,特别是在行为习惯方面,但是外婆从来是不打她们的.我想,外婆能在过去的农村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也真是不容易!
外婆是个好学的人,虽说没读过书,可是能认字.外婆家订了《宁波晚报》,她每天要把报纸细细地看一遍.有时看到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还会讲给我们听.
外婆很喜欢表哥、表妹和我.她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十分的慈祥亲切,却越发的让我们信服她.当到了做作业的时间,外婆总是这样说:“做作业了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去做作业.当我们犯错误时,外婆从不骂我们,而是用她和蔼的目光注视我们,希望我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在外婆家,一切都井井有序,就连午睡后外婆给我们准备的点心都是那么的让我喜欢.
外婆就是这么一个能干的人.我长大后一定要以我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外婆.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常常会做出一点糊涂事来!正如奶奶给他起的花名:“糊涂王”!
记得有一次,爷爷吃完早餐准备打电话给隔壁楼的王叔叔出去下棋的时候,爷爷找遍上下身的口袋都没有找到手机,开始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想:我今天吃早餐的时候还看见手机!难道是:手机“飞走”了?还是有人入屋“偷东西”?爷爷疑惑不解。后来爷爷把“全家总动员”出动了妈妈找遍房子的每个角落:把衣柜里的衣服全都拿出来,放在地下,把全部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爸爸找遍客厅的每个角落:客厅里的东西都掉在地板上。结果一无所有。
于是我就想爷爷不习惯关手机,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有办法!”“你这个丫头只会捣乱,站一边去!”妈妈说。“如果你有办法全家每人送一套不同的洋娃娃玩具,爷爷送你一套故事书!”爷爷说。“好啊”我高兴的回答。于是,我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号码,突然,一阵悦耳的歌声从冰箱里出来,我一打开冰箱,从冰箱里找到了手机,原来,是爷爷吃完早餐把剩下的饭菜放进冰箱时,连同手机一起放进冰箱。“爸爸、妈妈,奶奶每人一套洋娃娃玩具!爷爷一套书这些都不许少!”我得意洋洋地说。“当然,这是一种鼓励!”
全家哈哈大笑,只有爷爷垂头丧气。
一道风景线
时黄时绿的田野,一片接着一片从车窗外飞过,也许是因为睡了一个上午了,我竟然会被这样了无生趣的“风景线”所吸引,歪着头望着窗外。
车箱里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就连刚刚那个吵闹不休的小男孩也躺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还流着口水。忽然觉得左肩有些沉重,扭过头一看,原来那位妈妈的头挨在了我的肩上。她竟然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一种莫名的欣喜涌上心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睡在妈妈肩上的吧。微风透过开着一半的窗户吹了进来,我感到脖子里痒痒的,我转动着眼球,发现是那位妈妈额前的几缕头发在我的脖颈里撩动。我试着用右手去触摸窗户,保持身体不动,想要将窗户关上。她的身体动了动,我赶紧停止,生怕把她惊醒了。我一直保持着这个动作,任微风吹进来。尽管左肩被压得有些麻木了,脖子被挠得很痒,但我始终“岿然不动”。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一种成全别人的幸福。窗外的风景不再引人,车内却有一道平常而又特别的风景线!
那个小男孩仍然躺在妈妈的怀里,睡得很香。口水也越流越长。我转动着眼球,看着他妈妈熟睡的脸庞。她多么像我自己的妈妈呀——额上皱纹是那么清晰,再也没有昔日的光滑。我的妈妈为家操碎了心,为我挖空了心思。妈妈肯定也很累,也到该好好休息的时候了。
想着想着,慢慢觉得左肩不那么沉重了,脖子里也不那么痒了,浑身顿时起了劲儿。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让自己好好“享受”一下这样的“累”,让世上所有的妈妈能享受宁静和幸福,哪怕就是短暂的一瞬!我继续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周围的人们投来赞赏的目光。此时,一个想法在我心头涌起:只要你有一分爱心,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付出,也会构成一道引人注目的美丽风景线!
无家可归的小鸟
一天,我要去一片树林里散步。阳光灿烂,春风拂面,天气好极了。我箭一般地冲出了家门,一蹦一跳地在树林里散步。
空气很清新,路边的松树、杨树……傲然屹立,绿叶成荫,像一把大绿伞,“大伞”不时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
走着走着,“喳喳”“喳喳”,一声微弱的叫声把我从“白日梦”中吵醒。“谁呀!?”我有点生气地一边说着一边往四周环顾了一下。“唉,多可怜的小麻雀呀。”只见一只浑身沾满污水的小麻雀趴在那儿小声地叫着。我轻轻地抱起小麻雀,却把可爱的小花、为我鼓掌的小树……忘得一干二净。
我先把小麻雀的身子清理干净,随后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小毛豆”。我每天都精心地照顾小毛豆。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小毛豆渐渐长成了“大毛豆”,聪明的小毛豆很快学会了飞翔。
第二天,我带着小毛豆来到原来那片枝繁叶茂、充满生机的树林。可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地上的一个个树桩像被人抛弃了的小娃娃那悲伤的脸,大地似乎在向我诉苦;不远处还有几个工厂,工厂的上面还排着浓烟,蓝天姐姐的蓝裙子被灰朦朦的浓烟弄得灰不溜秋。我打开笼子的门,只见小毛豆愣愣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珠。我提着鸟笼站在这光秃秃的,沙漠般的沙地上,心里充满了气愤与无奈,却又无能为力。总不能把它扔在这荒郊野外,又不能把它留在家里……唉,可怜的小毛豆。
第三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6天,我坐车将小毛豆送到了动物饲养园。
希望大家能够保护环境,少砍树,爱护花草树木,给动物们留一个美好的家园。
家中趣事
今天,我们家举行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比赛,我和妈妈都双手赞成。
说到就做到。爸爸冲进厨房里,拿了一兜小西红柿,还拿了一袋糖果,西红柿算是一个抢答器,要回答问题时只需拿一个西红柿扔进嘴里,就给你一颗糖果,如果犯规,就拿走一颗糖果。有了这些东西,自然就要有奖品了,那奖品是什么呢?啊,是一个小熊猫蛋糕,爸爸的口袋里还有一根葫萝卜,那是做什么的呢?哦,原来那是爸爸的 “麦克风”。
讲完规则之后,便开始猜了。爸爸说:“第一题,为什么说耳朵大有福气的说法是错的呢?开始答题。”我赶快拿起一个西红柿塞进嘴里,说:“因为猪的耳朵总比人的耳朵大呀!”说完,爸爸给了我一颗糖果。“第二题,什么东西从来穿门不入户?开始。”妈妈吃了一个西红柿答道:“是钥匙。”。“第三题,一个小孩天天光着身子,到处拈花惹草,这个小孩是谁?”妈妈说:“是爱神。”爸爸说:“对了,但你没有按抢答器,所以倒扣1分。”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比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最后我以20:18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妈妈是亚军。拿到奖品后,我举着熊猫小蛋糕,嘴快翘到眼睛上面去了。哈哈,这是一个多么开心又妙趣横生的夜晚啊!
我的同桌
是许艺琼。她的眉毛很浓。可是却不长,是典型的半截眉。她的眼睛很大,百像两颗大珠子。她总是扎着两个不大不小的辫子。
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跑步很慢。每次跑步比赛都不能名列前茅。她还有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特点——用左手写字。你说多度滑稽。听人说用左手写字的人聪明。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问。她的字写得很漂亮。而且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像中央电视台的广播员。
虽然她有很多的优点,但跟她同坐我呀绝对属于可怜人。王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会互相帮助,规定她给我们报听写的时候同桌两个都必须全对才算过关。两个人中如果有一个过不了关,另一个必须帮助他只到答过关为止。这个规定可苦了专我们。因为我们俩都不喜欢报听写。她呀!更差。记生字比什么都难。所以经常连累我留到最后。
她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周颖,一个叫邵芯蕊。这两个人都很凶,是我的天敌。所以我不喜欢跟她们玩。属因为和许艺琼同桌的缘故,我有时也不得低下男子汉高贵的头,应付她们一番。
这就是我的同桌。
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转眼见,我已经长大了六岁,时间过的好快,像微风一样,把我们六年里的时光都带走了,在这六年里,有一个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闫老师
我和闫老师只相处了短暂的两年时间,她有着一头长发,瘦弱的脸上镶嵌着一双严厉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看似如同画中的仙女一样美丽。
闫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是从五年级才开始教我们的,在这短暂的两年时间里,她为我们全班同学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在学习中和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照我们,记得有一次,在早自习的时间,我们班的一位男同学在课堂上病情突发,他全身都在抖动,当时我们都吓坏了,这时有同学连忙去告诉了闫老师,只见闫老师快速的冲到他的身边,只见那个男同学牙齿紧紧咬着舌头,老师一看,想都没有想,连忙把自己的手指头放进他的嘴里,老师痛苦万分,这时候,其他老师都闻讯赶来帮助闫老是把他送进医院。经过医生的治疗,他安然无恙,可是,老师的手已经被咬出鲜血,俗话说的好:十指连心,老是怎么能忍受的住那样的痛,事后,他的家长来到学校感谢老师,可是,老师却说:“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这是一句多么感人的话语。后来,我听说,如果当时不是老师把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我们就将永远的失去他。老师是伟大的,通过这件事情,老师在我心目中不单纯是老师,而是我的亲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
老师,你是多么的伟大,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远以你为荣!
作文:今天,老师又表扬了我 更新于:2009-1-5 | 作者:晋光小学 黄佳煜 | 来源:www.5757.net
星期五,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了。因为,老师总是在这一天的下午班队活动课上评讲我们的作文,念同学们写得好的作文。
今天,老师又让我站起来念自己的作文,我兴高采烈地走上了讲台,看着同学们羡慕的表情,我自己也很开心,当我在念我的作文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念完后,纷纷向我投来佩服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喝了一杯又甜又美的蜂蜜,说不出心里有多甜。
其实,这些好的作文,都是从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扬和自己的磨炼中写出来的。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写作文,每到周末,看着作文题目,我都无从下手,直到有一次我的作文被李老师表扬了,我心里才暗暗地下决心:我不能得意忘形,我要更多地加强观察和阅读,我也能写出好作文的。于是,在双休日时,我都绞尽脑汁,尽量把作文写得生动精彩,让老师表扬我。经过了一年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每次站在讲台上时我都想:真要感谢慈祥的李老师,是你的表扬和鼓励,才使得我越来越自信,让我每天像一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最后我想对李老师说:“谢谢你对我的照顾和表扬,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
学友谊专刊第十期:回顾历史,赞美今天,畅想未来
发表时间:2009-9-27 16:40:32
一商裕华化工学友谊专刊第十期
回顾历史,赞美今天,畅想未来
日前,一商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党委召开离休干部庆祝建国60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3名老同志中既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也有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老战士。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共同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光辉历程,展望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从不同角度谈到了自己伴随着共和国一起茁壮成长的经历;谈到了怎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劈波斩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宝贵经验和深刻体会;谈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几十元的工资到月收入5000多元;从过去老少三辈一起挤在十几平米低矮的平房谈到自己目前住房八十多平米;从过去买不起自行车谈到现在家里有两辆小轿车;从过去家里没有电话谈到自己现在有两部手机。从这些家庭生活的变化中感悟幸福,“回顾历史,赞美今天,畅想未来”。
座谈会上,大家心情激动,还共同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艰苦奋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我们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同样是在改革的30年里,团结奋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了发展,而且一天比一天壮大。我们老同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与公司党委、经理室正确领导分不开的。虽然我们不在职了,但,心系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2公司,支持公司,感谢公司。
曾经支援西藏回津的老干部王润基同志感言到,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执政党,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央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力度,关系到我们各项事业的成败得失。党的建设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才能调动起一切潜在的积极因素,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60年来的发展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老同志的精彩的发言,情真意切,激动人心。最后全体老干部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束座谈会。
任仲平
(一)时间在这一刻重新开始。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封存在历史深处。一个新的纪元,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开启了。
从那时到现在,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60个年头。在中国流传了近五千年的“天干地支”计时系统中,60年代表一个轮回。然而,当新中国的历史即将迈入下一个甲子,俯仰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个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古老民族,分明已经打破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律。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现代化,指向世界,指向未来。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2009年春天的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道路”。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的大国,希望从它的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的,“中国在世界中地位更替的作用如此之大,恐怕须三四十年才能找到新的平衡。仅仅将它看成一个加入进来的大国是不行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它将一百多年的苦难和落后、几代人的迷茫和彷徨,甩到了身后,也将对一个新生国家的封锁和围堵、对一种新兴制度的质疑和敌视,甩到了身后。
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二)考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
这句话看似平常,仔细琢磨却并不简单。面对走过60年历程的新中国,我们该从何处去寻找历史的时间流变,又向何处确定地理的空间方位?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六十年的沧桑巨变……过去和现在,如何集合那万千点滴,在百转千回中汇成一个民族顽强生长的脉络?
古老文明的荣耀、“中央帝国”的迷梦、山河破碎的痛楚、“巨龙腾飞”的辉煌……中国与世界,如何统揽这千年巨变,在跌宕起伏间呈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转身?
这正是考察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新中国60年,不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时间片段,却承载起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开天辟地的“历史单元”,标注了几近亡国灭种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空间坐标”。从内部说,这60年关乎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生死;从外部看,这60年涉及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大国的兴衰。这两大课题,恰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两大历史使命相呼应,与中国共产党人60年不变的治国理想相契合——
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再次强调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回首新中国60年历程,一个主题格外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个路径相当鲜明:中国人民坚定地把现代化视作走向复兴的路径。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中国曾经被抛在这个过程之外。这是1949年之前一个多世纪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和屈辱的缘由,也是在此之后一个甲子里神州大地所发生的变迁与进步的动力。尽管直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还有不同认识,但三百余年世界近代史演进所锤炼的共识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目标,是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如何应对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最终因素、成为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就让我们沿着现代化这条主线,梳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由此来看新中国改天换地的贡献,看60年沧桑巨变的意义。
(三)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在这个时间体系里,中国是一个落后者。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黑格尔对“中华帝国”近乎残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却表达了一种客观的真实。鲁迅先生慨叹,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循环往复的时间背后,盘桓着止步不前的社会进程。尽管也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人类向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之时,东方的老大帝国依旧沉浸在封建帝制的落日余晖里。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响,将沉睡几百年的中国,逼到现代化的大门口。在列强环伺瓜分豆析的民族生存危机之中,在落后了西欧工业革命一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象征性”启动。
从1840到1949,这百余年的抗争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捷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一个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头拿破仑也不敢惊醒的睡狮,坠入危若累卵任人宰割的境地。
这是我们认识“新中国”最为清晰的时空坐标。为什么1949年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因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完成了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扫清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用60年的时间,推进了两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航程,让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伫立于世界文明的潮头。
以1949年为节点,这个新纪元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进而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时间开始了!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面对年轻的共和国,诗人这样书写新生的感受。新生的希望,美好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望,表达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政权的信心。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既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也承受着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巨大痛楚。也没有哪一个民族,有着如此强烈的复兴意志。这种只争朝夕的复兴理想,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最强大的凝聚力。 复兴,复兴。背负着这样的理想,年轻的人民共和国面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现代化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者宣称,“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毛泽东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运动出现以后所拉开的巨大“历史鸿沟”,更深刻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 一是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运动不会像圣火一样自然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递,相反,早期现代化国家的进步还往往以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二是后发型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途,已经没有了早期先发国家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只有通过时间的加速度实现跨越性发展,才能追赶上现代化的时代潮流。
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五)赶超,跨越。新中国这个现代化的后来者,既要在短期内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任务,又要避免落入“现代化陷阱”;既要考虑同世界现代化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可行性;既要有统一的总体目标,又要与现代化的动态过程相适应。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0.9%;六七十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新加坡1968—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10.1%。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当速度变快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能够解释这样的观感:“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憩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60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六)奇迹是什么?
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但选择市场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少见,为什么中国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但历史上中国人民从来勤劳,为什么只有在这新中国的60年造就了奇迹?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但从拉美到前苏联,选择变革的国家不为少数,结局却是政治动荡甚至国家解体,为什么独有中国能在平稳中推动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曾如此论证,“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对于新中国而言,“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才是“中国奇迹”的核心因素。 发展政治学有关研究已经表明,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新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有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组织纪律严整、思想高度统一、社会动员能力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它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是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回首鸦片战争后百余年历史,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充满迷茫和挫败,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都未能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变革,建立起一个支撑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制度框架。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不仅结束了“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让中国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以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保障现代化进程,这才开启了古老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正源于中国共产党人能把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创新认识,凝聚为国家意志。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到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现代化实践的先进理论,30年来,执政党永不停滞的开拓创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变革,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我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中国奇迹”的第一推动力。
奇迹是什么?歌德说,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
(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带入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对于中国而言,这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现代化进程规律的选择。
新中国所创造的现代化“奇迹”,静态地讲,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动态地看,有一条道路贯穿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0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旧中国巨变的根源,新中国腾飞的动力。
正是这条由“信仰”铸就的道路,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启了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并在60年的岁月、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
这是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化道路。自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浪潮让人类文明步入新的时空隧道。其后的二三百年间,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绎的恢弘长剧中,现代化先发国家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试图为世界历史定位。在这种格局下,现代化似乎是一元化的单向演进,后发国家只能做追随者。欧洲中心论、欧美模式是现代化的唯一归宿吗?这是人类文明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
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人类现代化的这幕长剧中,中国改变了的“剧情”,改变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辟出的这条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是现代化的追赶者,也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引领者——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八)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这是罗马天主教教士利玛窦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皇都北京,回荡起现代工业清脆的声音。
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即使偶有现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变。
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它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而一个伟大的中国,源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