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我们村的名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3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
还行吧,如果字少你也可以再添,就拿这当范文,反正不能照抄,我和你一样,也是六年级的,我是六三班的,咱们交个朋友吧
家乡名人
他,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他,一位忠于共党的老人;他,一位充满爱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户晓的爱心老人——姜达敖爷爷。
姜达敖爷爷是一位长相平凡却又充满创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着朴素、脚下总是穿着一双旧布鞋的普通农村老人。要说他的传奇经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那年那年,宜兴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华的农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姜达敖得知这起悲惨的事故后,立刻带着3600元钱和慰问品,来到杜水华的家里。他坐在杜水华的床头边,含着眼泪牵住杜水华的手,抚慰道:“水华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千万别往坏处想啊!有共产党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呀!”为了帮助助杜水华摆脱贫穷之苦,姜达敖还帮杜水华办起了一个小商店,毫不犹豫拿出5000元作为小商店的启动资金。杜水华对姜达敖爷爷感激不尽,还特意把小商店命名为“爱心商店”。店面开张后,姜达敖爷爷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爱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会花上100块钱买口香糖,与同事们分享。这不仅让同事们开心,也让杜水华伯伯有更多的收入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达敖爷爷就第一时间到达红十字会,捐了1万元。事后,他还没停止他的捐款行动,又率先交特殊党费5120元。
有人看到姜达敖捐钱这么大方,便气愤地说:“钱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给别人用!”有些没心没肺的人认为:“想出名吧,花钱让媒体关注你?”也有好心人劝告他:“捐少点,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钞票捐光了,万一以后不发退休金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对于人们的劝阻和不解,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坚定地说:“没有党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回报党对我的恩惠,我要和党一起帮助贫困的人们。”
家乡的名人数不胜数,丁俊晖,徐悲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姜达敖的爱心事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题目:家乡名人顾景舟
在我们的家乡,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很多人听到顾景舟,会下意识地跟紫砂壶联系在一起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甚至还能够把“天价紫砂壶”联系在一起。顾景舟是一个从穷苦手艺人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虽然被公认为大师,但是了解他生平的朋友们恐慌还会感慨:太不容易了。
江苏宜兴太平边有一个村子:上袁村。这个村子由于靠近生产紫砂矿料的青龙山跟黄龙山,从明代以来就是真正的紫砂壶村。1915年农历的九月初十,顾锦洲(未改名前)就出生在这里。顾景舟家里虽然做壶,但不是高手,顾景舟的父亲好赌,不仅抽大烟,还喜欢练舞交朋友,几经折腾就把家底耗光了。
但是家里依然送顾景舟去东坡书院读书,希望顾景舟能够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好景不长,读了10年书的顾景舟,自觉家里已经支撑不了自己的学业,便被迫辍学了。到底是学徒经商还是学做紫砂壶,顾景舟面临二选一的抉择。同村的王寅春和前辈程寿珍此时已经是知名手艺人了,让顾景舟看到了能够生存下去的希望。
可能真的是祖师爷赏饭吃,顾景舟仅仅跟着祖母做了2年,就超越了大部分同行,有了一定的名气,这让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苦少年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30年代是著名的大上海时代,那里是中国最热闹的地方,号称东方巴黎。著名的古董商郎玉书召集了大批做壶高手去仿制古代的作品,得到命运垂青的顾景舟被选择了,这是顾景舟第一次出远门,而且去的是上海。
年轻的顾景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不不仅仅是一个月薪60块大洋的高薪工作,而且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做壶高手。有机会看到古董商提供的明清两代紫砂名家器物,同时又与当时在上海的十多位紫砂高手竞争,对于年轻气盛的顾景舟不啻为一段技艺突飞猛进的时光。
据说这段时光大约三年多,即顾景舟23岁至27岁之间。在临摹和仿制中,他的技艺趋向精湛和系统,紫砂光素之圆形、方形以及仿自然形的花货类、陶刻等都有涉及,对于砂壶各家流派风格以及印款和陶刻、鉴赏的眼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9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还有一些人也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奶奶说:“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扫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我说:“哦。”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