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关于沙尘暴的说明文
黄沙满天,大雾蒙蒙,一股黄风卷起……你们也许以为你在看电影,也许以为这在做梦,总而言之,你们相信这是真的吗?其实,这是沙尘暴“捣的鬼”。沙尘暴是沙暴大哥和尘暴小弟的总称,他们经常用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十分浑浊。他们的出生原因是因人们大度砍伐树木与植物而产生的。沙尘暴兄弟俩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有风的地方他们都喜欢,只有植物稀疏的地方,他俩才去那里。如果那里是植物和树极缺的地区,他们就会亮出自己的绝招——瞬时风速每秒达25米,风力10级以上,可能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沙暴大哥和尘暴小弟找到自己的“作案地点”时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6,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他们的“作案”后造成的后果可不小,有时,会使大片农田受到沙埋或被刮走活跃土,或者农作物受霜冻之害。它还能加剧土地沙漠化,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他们一旦出现,所经地区受害尤为严重。
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元月1日,沙尘暴兄弟肆虐甘肃省河西走廊,兰州市出现浮尘,在他们的统治下,连白天开车都要开车灯呢。今年3月底以前,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西部已出现沙尘天气9次之多。3月中旬,兄弟俩的踪影出现在距沙漠地区遥远的南京市,引起人们的恐慌。
沙尘暴兄弟气焰嚣张,甚至飘扬过海,登陆日本了,日本的电视新闻都在说:从中国来的6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
我们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更多的发明创造,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多了起来.特别是世纪之交的沙尘暴,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不独因为沙尘暴频发度高、来势猛烈,而且影响范围很广,除西北、华北地区外,还波及黑龙江西南部和黄淮等地.尤其是2001年几场席卷北京的沙尘暴,来势之猛烈令人吃惊,五天之内曾导致1200多架次航班延误,甚至有人员在沙尘暴中失踪.于是,人们惊呼:“北京春天只能与沙尘共舞!” 专家初步猜测,我国可能已经进入新一轮沙尘频发期.查阅公元300年以来的资料,发现我国北方曾有5个大的沙尘频发期,每次持续约90至100年.最近的两次分别发生在公元1610-1700年和1820-1891年,两个周期相隔也是近百年,而现在距上一个周期又刚好百年.气象专家认为,新一轮沙尘频发期可能正在来临.可见,自古以来,沙尘暴就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而据古象牙化石研究,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南京地区就有沙尘暴的魔影!甭查科技文献,我国古代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沙尘暴的描写和记载.一年春天,晚唐边塞诗人李益过陕西破讷沙漠,遇上了沙尘暴,他写了《度破讷沙》绝句一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时,总有春来何处知.诗人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已亲历的一场沙尘暴.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高屋见瓴,气势逼人,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正因为有了这样震撼人心的亲历,诗人才会有“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吧.但是,诗人襟怀博大,生性乐观,接下两句,诗意为之一转:请不要说塞北看不到山花烂漫吧,总会有春的信息的.宋宣和四年(1122年)初秋时节,宋徽宗府学教授、太学博士陈与义由洛阳经中牟入京城开封讲学,秋风送爽,令人好不惬意.不料遇上了沙尘暴,十分懊恼,写下《中牟道中》绝句二首,其中一首云: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沙尘一并来.诗人骑马赴任,一路上秋风阵阵,杨柳依依;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刚飞近马的身边,想落在马背上休息休息,可是又惧怕马的大尾巴,于是很快又飞离而去,活脱脱一幅生机勃勃的初秋画图.可恶的是,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真是令人扫兴.要是能跟大自然“预约”一下,叫沙尘别跟凉风一块儿来,那该多好啊.让我们再把镜头向远古延伸,看看那时是一个什么样子吧.远在晋代,陆机就用他的诗笔为我们留下了沙尘为害一方的珍贵史料.他在《为顾彦先赠妇诗》中这样写道:“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晋以洛阳为京都,这里的“京洛”就是洛阳.这两句诗说,洛阳这个地方沙尘多,而且很可怕,沙尘一来,白衣服都被染成黑衣服了.这既有诗语言的夸张成分,也是对沙尘暴肆虐一方的真实写照.宋代科学学沈括《梦溪笔谈》一书,记叙他在延安考察中发现了“石油”,说这种物质“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帐幕皆黑”.他特地赋《延州诗》一首: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老百姓烧石油,冒出浓浓的黑烟,把白衣服染成黑衣裳,令人生厌,用什么比喻不好,诗人偏要化用陆机的诗句,以“洛阳尘”比喻“石烟”.可见,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2远.沙尘暴可恶,但是不可怕,关键在于国家重视,采取用效的防沙治沙国策.中央已经提出“科学发展观”,对我国西部地区实施有计划的“休耕”政策,发出了“再造锦秀山川”的号召.余心喜之,欣然赋诗一首:西疆开发势惊天,亿万征人不下鞍.赖有休耕新政策,行看青翠染山川.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6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前天早晨,我刚起床,就看到天有点不对劲,来到窗前,一股股难闻的土腥味迎面而来,天空已百变成浑黄一体。随着风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黄,土腥味也越来越浓。嘴里感到有些牙碜。啊,这就是沙尘暴吧,以前我只在度书上看到过,这次竟真遇上了。窗外的汽车都穿上了黄色的衣裳,远处的楼房越来越模糊,最后问天和地之间的界限也看不出来了,街道上的行人在沙尘暴中艰难的行走。
听爸爸说:“沙尘暴是因为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由于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能源造成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异常,再加上滥砍滥伐造答成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沙漠中的大量沙尘被狂风卷起,吹到其他地方,形成沙尘暴……沙尘暴危害很大,长时间吸入沙尘会出现专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
要想不出现沙尘暴,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更要马上行动起来,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平时我们可以反正面用纸,废纸要回收。属不互赠贺卡,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不要让沙尘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