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讲评学生作文,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老师作文讲评课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把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结合自己习作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修改.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教师讲评的策略
(一)作文讲评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要在“导”上想办法,“启”上下功夫.
1、修改方法上的导,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从全班中选择一致二篇优秀作文,树立典型榜样,让学生逐一轮读,领悟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从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2)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各人充当一个角色:“小作者”、“读者”、“小老师”,“小作者”可为文章辩护,“小老师”重点查找文字的错、漏、病句等,“读者”对自己读过的文章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选这些内容?等等,大家一起初次修改.(3)各小组将初次修改的文章在小组间轮流传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文末.几遍传阅之后,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许多建议,以此作为自己修改作文的参考.
2、写作方法的导:讲评时,教师要消除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写其所见到的,述其所想到的,只要将学生的写作意识唤醒,产生一种倾诉的冲动,那么思想也就豁然开朗,水到渠成,学生也就有话可说.
3、善于启发学生写作思维.有话可说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作文,有些学生不愿去思考,作文时仅仅将材料堆砌而成.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力求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学有所得”.
(二)作文讲评要做到有的放矢.老师要根据批改时的记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文的要求开展讲评.讲评时,要找准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1根源,有的放矢,客观公正,既不能一味否定,当众指责,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作文兴趣,也不能轻描淡写,养成学生不良文风,要用中肯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度开展讲评.即使是很差的作文,也要肯定其点滴成功之处,这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生一定会写出好作文来.二、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尝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讲评、学会讲评.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评,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读”.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不当之处.因此,在习作讲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评的习惯.许多同学刚开始读自己的作文时,声音很小,不敢放声朗读,我们要鼓励他们读下去,读清楚.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在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及时修改.
2、让学生学会听读听评,“听”是小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不会听、不善听,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习作讲评课上,我们要经常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作文,认真听别人评作文的习惯.听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听的时候要把听出的问题和优点用笔简要记下来,等别人读完说完后作出评价.
3、让学生学会互读互评,习作讲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经常安排学生互读互评,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总之,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作文整体水平可能有很大提高.当然,在学生互读互评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学期伊始,第一堂课后,只见教研室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摞摞的作文本。我有些惶急(连作文的封皮都未写好),回头又想,“忙人干不了好事。”还是备好课再行动吧。于是,顺手翻阅了各班的作文内容,只见命题随心所欲,内容显得空洞无力,还出现了雷同作文,书写零乱,字数不足。我为之一震。
语文新课程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课呢?
首先,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而无兴趣的根源在于写作不入门。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的“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自由命题,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其次,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以前,常见到学生作文时,一动笔就落在了作文本上,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碰到天黑就住店。作文写成后,连读第二遍的习惯都没有,更不用说用心修改了。导致的结果是,老师爬弯了腰,学生放下了心,作文下发后,学生只看等级与评语,再无别感。更有学生为了应付上交,常常剽窃.转抄他人作文。为此,老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跟踪,让学生写成腹稿后,反复阅读,认真推敲,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再定稿。
第三,重视作文写法的指导。 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正如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应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败笔和成功之处。做好评语中的指导交流,同时让写作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全体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写好作文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难了。
如何上好小学习作指导课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因此,拓宽小学生作文的途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如何上好习作指导课,下面就结合本次学习谈谈自己初浅的收获与老师们分享。一: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喜爱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对于小学习作教学而言,兴趣即是起点也是终点。(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重视“兴趣先行”效应,通过多媒体影像、创设实践体验的情境等多种手法和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二)引导观察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三)注重评改 激发兴趣习作指导课中的评改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时机。要关注习作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只看到习作本身,要本着“赏识鼓励”的原则,去引导、评价学生,树立其写作信心。二:积累习作素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6材(一)用心观察生活,发现习作素材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去发现大量的习作素材。(二)积极体验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体验生活,使习作的素材更加丰富。(三)坚持读写结合,积累习作素材三:注重习作指导(一)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生习作的灵魂。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强调写真事,抒真情。(二)形式——倡导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放胆文”,以“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努力实现“有创意的表达”。(三)方法——注重分层指导把握整体 体现层次 突出重点
一、学生爱写吗?———兴趣是起点也是终点
说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就不能不让人想到“兴趣”二字.我们成年人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要写一篇文章,当你对主题不感兴趣没有思路时,再怎么冥思苦想也不知如何下笔,可一旦来了灵感,写作就成了有感而发,就会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是什么带来灵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兴趣.兴趣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习作更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习作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创作……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兴趣即是起点也是终点.兴趣是作文的原动力,也常听一些老师说自己的学生不喜欢作文,不愿意上作文课.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每个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关注的话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喜景,有的学生好抒情,有的同学则热衷于编童话故事,等等.而我们每节作文课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不能同时满足每个学生的喜好,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些同学不喜欢作文,不愿意上作文课的现象.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去激发每个学生对同一话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逐渐地乐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热爱上作文.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上作文指导课时应特别重视“兴趣先行”效应,注意运用灵活的艺术手段,使训练形式多样化,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如以读带写、看图写话、先玩后作、先画后写、续写故事、先演后作、音像作文等多种手法和综合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色时,先引导学生用画笔画一画秋景,再围绕秋天的色彩写一段话.学生有了绘画的兴趣,并马上抓住了天空、落叶、稻谷、枫叶等看得见,摸得到的景物去画,然后我把学生的画布置在教室中,用我的语言,用学生自己的作品去创设了一个情境,使全班同学都感觉已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丽秋景中,再让他们去描述,解决了学生言之无物的难点.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又怎么会没有说的兴趣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作文就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欲望一旦被激起,会带来无尽的收获,而作文前的导入热身,无疑给作文丰富的天地打开了一道大门.就拿“我喜欢的鱼”的这节作文课来说吧,上课伊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了许多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鱼,伴着美妙的音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鱼的世界,这些生动的画面感染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老师创设的情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形式很多.比如用录音机录下清晨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像汽车声、脚步声、鸟声等,进行“听录音想象作文”实验;用电脑动画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作文;用录像机放出春天的美景,进行情境作文等,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好方法.
(二)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前提,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对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我在指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使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还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体察,当学生全面地了解了水果的特点,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所以我觉得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学生对观察有了兴趣,会观察了,才能会说、会写,也才能愿意写、乐于写.所以为了有意训练学生多留心社会生活,教师可以经常带领他们去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写的热情.
(三)注重评改 激发兴趣.
其实在习作指导课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好机会,其中在评改过程中激发兴趣就是不容错过的好时机.当学生尝试去口头作文时,如果我们能本着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5“赏识鼓励”的原则去引导、评价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学生能够站起来大胆表述,这本身就是对教师评价抱有某种期待.对于他们在描述中的优点我们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对于他们在描述中出现的用词不当、表意不清、句子不通等情况,我们也要及时地指点迷津.让学生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扎实地前行.教师评价太重要啦!
(一)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括,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素材(出示: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素材).正像罗丹说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在每天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如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破旧的房屋变成了气派的高楼,违法粘贴的小广告,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一双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积累素材.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自然生成写作素材.毕竟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作文的素材才能多起来.想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指导课前或课中让学生有一个得到体验的过程.如拔河比赛这节指导课,就是学生在充分体验拔河的全过程之后的习作,学生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轻松自如,提高了习作的效率.
(一)内容———表达真情实感.
我觉得要写好作文,首先选材要“真实”.(出示:内容———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强调写真事,抒真情.
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生习作的灵魂.小学生习作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要“口头说心头、笔头写口头、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不能让小孩变成“小大人”,人没长大,话已经老了,要“激童趣、说童话、写童事、表童心”.
参加了这次培训我感到特别有信心了,上好习作指导课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而且,如果我们在每堂习作课中都注重对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并运用好词好句的习惯、交流与倾听的习惯、勤动笔墨的习惯等,那么,培养学生作文习惯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作文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