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孝”的启示——致母亲
“孝”——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它的意义大得很,不光是一个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呢!世界都充满“孝”。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就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不会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们人人都要做的一种义务,否则就会触犯法律,留下终生悔恨。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
说起孝顺父母,e68a84e799bee5baa6332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们不必为你再担心。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妈妈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时候,我就为她做饭,自己随后再吃。虽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给我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但是我也不能以为内这一点而不孝顺她。因为我长大成人了,该到回报的时候了。现在只有一点才能孝顺她,就是努力学习。报答她的一片苦心。在这里我想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回想这几年我做过许多对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谅我这不孝之子。从今往后,我要对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了,我相信您慢慢就会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这个城市,这个养育我们的国家呢。爱母亲的孝心是“小孝”,爱祖国的孝心是“大孝”我愿意做有“大孝”的儿子。
“孝”的含义太深刻了!
指导教师:刘烨
简评:对孝心的含义理解得很透彻,,说理再展开更好.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
材料之一:
是爱,还是害
父母与子女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子女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舐犊情深,为子女着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事情。唐代诗人罗隐有两句赠友诗:“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推崇的是为国家大计要不惜肝胆涂地,却万万不要为子孙谋家财。
林则徐写有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8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古代圣贤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以超凡的胸襟对待子女问题。难道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对子女过度地溺爱,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的爱去爱就是溺爱。用理性去爱,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那么你就只能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一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认为美国人真没人情,你看那《北京人在纽约》,那个姑妈把王启明他们塞哪住了?破地下室!那儿又脏又乱的,那哪是人住的地儿?还有你看那姑妈的德性,扔给王启明他们几百块钱,还说是借他们的,那哪是人干的呀!别人大老远跑到你美国来,你怎么也得首先请外甥女、外甥女婿找个好饭店好好撮一顿吧。真没劲!
这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说完立刻搂着她那大约十多岁模样的孩子,细声柔语的说到:乖,妈可不会这样,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呢。妈要让你好好读书,今后咱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好让你姥姥、姥爷你妈你爸脸上都有光彩!心肝,妈什么事儿都不会让你干,你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没钱花了,乖你就说,妈再苦再累也会满足你要求的,因为妈妈爱你……
此刻我关注着眼前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满面红光、嘴里不停地嚼着零食的少年和一个年纪不大但却显得苍老的母亲,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史上一次神圣的演讲。我相信这位母亲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亲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在那位母亲神圣而又自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已经瘟疫般地进入了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材料之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我们考虑无微不至,对我们关怀无微不至,这是一种深深的爱,这种真诚的爱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爱一旦过分就成了溺爱,这种溺爱实际上成为了我们每个同学成长道路上的温柔的陷阱,我们每个同学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掉进这个陷阱里,我们就会被剥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被剥夺自己决定、选择和行动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古代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歌曲《真心英雄》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副强壮的身体,一个健全的人格,一双高飞的翅膀,一篷坚实的根。
爱与溺爱(参赛作文选登)
2006-11-29 15:37:7 来源:戴云网 作者:德化五中初三(12)温华煌 阅读:1218
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次与同学在外面吃饭,吃到鸡蛋时,他说这里的鸡蛋不好吃,和家里的不一样。问他怎么不一样,他说是太硬了,家里的鸡蛋是白皮的,很软,拿着就能吃。原来,他父母一直把鸡蛋剥了才给他吃。
也许这只是个特例,但放眼看去,生活中类似的人与事还真不少。
马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是政府官员,他非常爱马莉,把她想要的东西都买给她,以致于在她心中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反正爸爸有的是钱,够我花上一辈子了,我干嘛要刻苦地学习,辛勤劳作呢?所以她不喜欢用脑子认真思考问题。导致了她在课上闹出“一只鸭子有四条腿”的笑话,惹得全班大笑。
像这位十来岁的孩子,之所以会连蛋壳都没剥就把鸡蛋往嘴里塞,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太过溺爱他,使得他不懂得吃鸡蛋的方法;之所以马莉会把一只鸭子理解成四条腿,也是因为她的父亲给了她一个太过于宽松的环境,给了她一份超乎爱的爱。
然而,并非所有的对别人付出的爱都是溺爱于别人,像希望工程、歌手丛飞等等。
希望工程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它资助了无数贫困学子重返校园,重新找回读书的乐趣;它从国内外筹集了大笔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建立起完善了教育机构,让更多的山区学子认识到什么是高科技。像希望工程这样的组织,激励了更多山区贫困学子奋发图强,为报效祖国而奋斗的斗志。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青年之一,————丛飞,他身患癌症,但他却一直和病魔作斗争,托着逐渐被病魔吞并的身躯,为无数贫困的人送去了爱的温馨;为多少因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升学的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到了爱的伟大。今年,丛飞闭上双眼,永远告别了人世,但他的精神会和雷锋精神一样留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胸怀天下的精神动力。
爱是对别人无私的付出 ,而溺爱是父母对自己儿女倾注的过份的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温室里的鲜花经受不起狂风暴雨的。像希望工程、丛飞一样热心帮助别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杀孩子,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死;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的“悲”或西晋王朝的“衰”,都是宠爱的恶果。“宠”,是宝盖下面的一条龙,这龙是无法腾飞的龙啊!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习字,要求甚严,结果王羲之终成百代书驿;曾国藩严整家规,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扬;巴顿的父亲要求他每早苦读,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宠溺不是正确的爱,纵宠只会带来伤害。
可悲的是,当今的某些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矫揉造作,说这是天真可爱;孩子挥霍浪费,说他将来准挣大钱;孩子口出狂言,说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独毒骄娇,自由放任,不懂长幼尊卑,缺乏集体观念。如此爱出来的“小皇帝”,将来只怕是误e68a847a64333已、误家、误国的“昏君”!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是一种伤害。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鹰。一天,这只鹰突然逃走了。这个
人到山上寻找那只鹰。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鹰的尸体。经过老猎
手的指点,他将鹰从腹部剖开,顿时他为之一惊。因为长时间的养
尊处优,鹰失去了原本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7是终究要出笼的鹰。每个父母,每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
避风港,孩子是终究要出海的舰船。海上的狂风大浪,终究是无法
避免的。孩子的命运,父母无法替代,无法承担的。
然而,试观今日之中国,多少家庭里的孩子不是关在笼子里的
鹰?!他们从未体验过挫折的味道,他们从来就是在父母的呵护下
长大。上学,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背书包;生活,有父母帮着洗
衣服,父母收拾房间,甚至在夏令营中,有大包大包的零食,和足
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些孩子在社会上应该怎样生存?他们只会感到生活的
沉闷和麻烦。清华大学曾辞退过一位女生,原因是这位女生竟然不
知道如何系鞋带。还有报道说,一位学生上学时间哭着跑回家,就
是要父母帮他剥鸡蛋……这些事情奇怪吗?不奇怪!有怎样的家庭
就有这样的子女,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家庭。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炼
,只有经过磨炼的孩子才能在社会中立足。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
说过“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根为何巍然不动?
那是因为在它冲出巨石时,早已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翩跹起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如此的雄
健?那是由于它破茧而出时,用尽全身力气将汁液挤向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虽去,但言犹在
耳。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为他们做掉一切
事情,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的磨炼的机会。让孩子们拒绝溺爱,让父
母放飞孩子。
于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
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
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
越早,你就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