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清明节,又称冥节、踏青节、聪明节。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在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它象征着我国大部分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的春天真的来到了。
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如扫墓祭祖、寒食赐火、插柳戴柳、春游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禽、拔河、赠画蛋、吃青团、吃红藕等。其中,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寒去春来,万物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是否被杂草蔓藤覆盖了,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3方面清除杂草,给坟上添几锹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供品,烧几张纸钱,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明对死者的哀悼怀念。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抒写清明的诗词,而最为经典的当属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首句抓住了春天细雨的特征,传达了一种迷离美妙的意境;次句写出了孤身行路者在清明因遇连绵春雨而倍增惆怅的复杂心情;第三句笔锋一转,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找个小酒店来避避雨,解解寒,消除这心头的烦闷;结句一收,隐约可见的杏花烂漫的村庄,杏帘在望,忧伤气氛为之一扫,自然地转出一个新意境。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毫无经营造作之痕。整首诗清新隽永,含蓄深婉,情景相融,饶有韵味,所以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
有一则趣闻,说的是有人将《清明》这首七言绝句,改变了一下句法成为长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语言依旧,章法突变,竟也
春风阵阵,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学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领我去上坟,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8家的北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走很远的路。
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爸爸就领着我上坟去。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爸爸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到处玩,直到爸爸来找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
准备齐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随着爸爸去上坟了。走到半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要上坟呢?”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爸爸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爸爸顿了顿接着讲道“清明节上坟一方面怀念亡故的亲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来人往前往上坟,扶老携幼的情形,看着、看着,爸爸又在叫我了,过了一会,我们回到了家。感觉很累。不过,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学到了知识,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坟了吧?不妨把你们上坟的过程也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