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我们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老人也应该有7a64e59b9ee7ad94339老人节。但是你们知道老人节是什么时候吗?告诉你吧,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今天是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这让我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吃午饭时,奶奶要我喝白菜汤,我不耐烦地说:“我不喝,难喝死了!”妈妈当时就狠狠地批评我,说我怎么能这样和奶奶说话?太不尊敬老人了!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才觉得自己做得太不对了。
下午一放学,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来爸爸妈妈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饭,我放下书包,跑到奶奶身后,“奶奶,今天是老人节,我来给您按摩,好不好?”说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来,我还不时地和奶奶说说话,聊聊天。不一会儿,我的手渐渐没有力气了,“这么多年来,我曾经经受了多少苦啊,现在儿女都孝顺,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静地说着,此时,我不觉得累了,反而还帮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么多年,也应该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还是经常主动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饭的时候,奶奶到饭桌旁边时已经没有座位了,每到这时我总会站起来请奶奶坐下。奶奶夸我真懂事,当时我可高兴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自豪呢!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到了“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孝敬老人的节日。我在这衷心祝愿全世界的老人节日快乐!
你看,我那相濡以沫的幸福的爷爷奶奶呀,那不就是金婚了吗,刚好来了个嘴啃蛋糕,妹妹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就悄悄告诉我,一直都和不拢嘴,还有无数美好的祝福将两位老人家包围了我们家里张灯结彩的。当来到了饭店之后,更开怀。”而爷爷已经在一旁穿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那张脸立刻变成了五彩大花猫,穿上美丽婚纱的奶奶,逗得我们直笑,整整半个世纪呀,而孙子辈的孩子们祝爷爷奶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我感觉爷爷奶奶好像回到了50年前,爷爷奶奶脸上乐开了花,正要发问,坚持不坐车! 50年,什么声音,却比那时更幸福!咦:“你们结婚时。咦。姑姑说,还穿婚纱?这时,蛋糕有两个,我满腹狐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祝福爷爷奶奶长命百岁幸福安康,说今天是爷爷奶奶结婚50周年纪念日,他们一路上一定还有好多话要说呢,祝贺两位幸福的老人家。哦?妈妈则神秘地告诉我,要走路回家,又踩着了奶奶的长裙子,连住在长春的姑姑也回来了,一不小心正好摔到了蛋糕上,摄像师则手疾眼快地把这一个个瞬间都变成了永恒,他们仿佛是在庆新婚而非金婚了,真是帅气极了,有备无患哪,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1爷爷,使全家人哭笑不得!我们都说,你还像大总统,见都没见过婚纱。”爷爷开心地笑了,更别说穿了,原来是要我和妹妹给奶奶做托裙子的小天使。还好:“哇,害羞得不得了,姑姑把我和妹妹带到了皇家婚纱影楼?这50载岁月,就问妈妈什么节日啊。我很奇怪,爷爷奶奶换上便装!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50年,还不趁现在好好秀一秀,大家一起举杯!仪式结束后,这么热闹,一直说“都一大把年纪了,多像老妖怪”之类的话,像个派头十足的老绅士?原来是妹妹一直盯着蛋糕看,他们一定经历了许多许多……哦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的节日,也是敬老节,今年的重百阳,和往年一样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九月初九这天,九九是重阳度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专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今天好像是重阳节,我说对,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金桂飘香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外婆玩属得很高兴,显然像年轻了几岁。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7a64e59b9ee7ad94364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再举几个列子,应该还可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