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桥是河流永远的恋人。家乡大大小小的河流多如牛毛,因此,在三千五百平方公里古蓼大地上,桥自然也就随处可见了。
家乡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5桥,种类不同,形态有别,各具风姿。有独木桥,很随意地搭在又窄又浅的溪流上,展示着古拙朴素的美;有石板桥,架在滚滚东去的急湍上,让来往行人感受到平坦和通畅;有石拱桥,别致大方,巧夺天工,将“长虹卧波”的诗情画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更有高数十米、长十公里的淮河特大桥,笔直、宽广、伟岸,气度非凡,堪称桥梁家族中的伟丈夫。
家乡的桥,多是依着所在河流命名。“沣河桥”、“汲河大桥”、“牛角河大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桥,无不明明白白地昭示着所在的位置,赤裸裸地表达着对心中河流的痴爱。
也有少数桥是取人名的,比如霍邱一中校园内的“何林桥”。“何林”指的是霍邱籍著名文学评论家、首任鲁迅博物馆馆长李何林,他一生著作颇丰,二十九岁就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关于现代文艺思想论战的史料集《中国文艺论战》,随后相继写作出版《鲁迅论》、《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等一系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光辉著作。李何林曾在霍邱一中读过书,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校内的小河上建了一座桥,并用他的名字命名。桥因人而得名,人为桥而添彩,确是耐人寻味。其实,在家乡,像李何林这样的英才又何止一个两个?蒋光慈、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韦素园、王冶秋、徐贵祥、柳冬妩等享誉文坛的文人墨客是霍邱人,陶勇、杨国夫等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也是霍邱儿女。他们用自己的文才武略,从精神层面上架设起家乡的另一类桥梁。
家乡的桥,连通着许多美丽的故事,——有捐资修桥的善举,也有浪漫动人的神话……
我老家附近的几座青石板桥,传说就与一条善良的青龙有关。在民间最为流行的版本中,这条青龙因为在大旱之年怜悯百姓,私自下凡行雨,结果触犯天条,被处以极刑。青龙死后,魂灵不散,其身躯化为我家乡的老街,眼睛变为甘甜的龙井和温泉,爪子则成为河流上的一座座石桥,千百年来一直为老百姓带来诸多福音。这个传说,未必经得起考证,但确实为家乡的小桥抹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引发人们几多感慨几多向往几多遐思。
然而,并非每条河流都能感受青龙的神奇。记得我读师范时,第一次去淮河,但见水流湍急,奔腾而下,两岸阻断,咫尺千里,一拨拨过河的人们无奈地等候着渡船的到来。当时我想,倘若青龙真的有灵,也该在此化爪为桥、方便民生才是。
可惜青龙始终没有前来显灵。直到几年前,国家投资数亿元,修建了一座雄伟的淮河特大桥,两岸人民祖祖辈辈梦想的“天堑变通途”才变为美好的现实。“一桥飞架南北”,交通方便了,人流物流加快了,家乡与外界的距离一下子拉得近而又近。抚今追昔,天壤有别,父老乡亲们又有谁不由衷赞叹家乡的桥梁呢?乡的桥,我心中的桥
2006-8-29 18:9 心情: 天气:晴 温度:37 ℃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家乡有座抹不去的小石桥,虽然它在城市的扩张中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它那青石板构筑的身影依然活在我的心中,它伴着我童年的记忆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在记忆中,出得北城门就有着一条百十米长鹅卵石铺就的北门外街,街两旁在七十年代前还是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白墙黑瓦,清一色的门板房,可以想象这一带往昔的繁华。街的尽头是方叫龙池的偃塘,池塘内碧水清幽,莲荷密布。举水河干流上开挖的河槽连着池塘,据说在解放前可以行船至池塘不远处的码头,水可行船自然带动了旧时商业的兴旺。池塘向西汇入了护城河,护城河又绕着古老的城墙向西南方流去,然后又流入到了举水河。
龙池上有座石桥,连接着郊外一条孤零零的剪子街,街的两旁和尽头就是乡野。桥,称之为龙池桥,长不过七十米,宽不过一丈,是座三孔的平石桥,依势横卧在池塘的两岸。它没有江南石桥的典雅,也没有北方石桥充满着豪放。但它很实在地承载着过往行人匆匆的脚步,不管流年岁月,不管多少行人过往,桥忠实地迎来送往。桥上的青石板磨得油光铮亮,足可以证明这座桥该是有年头了。
家乡的桥,虽然少了些小桥流水的韵味,但也充满着宁静祥和的安泰。龙池夜月照天明的景致,传诵着千年的美誉;秋月静夜洒在桥上的月辉,造就了家乡的一景。两岸垂柳依依,桥下莲荷摇曳,《荷塘月色》的景致在这里也能寻到。漫步在质朴的桥上,你可尽情放眼乡野风光,还可贪婪地吸上一口稻禾飘香的清润。
在儿时经常和小伙伴相约于桥下,一头扎进池塘扑腾一番,享受着清凉的戏嬉,钻进水里摸着鱼儿,体验收获的快乐。踩着水摘着菱角、采着莲蓬,有着儿时的乐趣。儿时的欢快留在了水里,也留在这古老的桥上。
而今,人到中年,心中的桥没了!池塘也变成了污水池!往昔宁静的景致已不复存在,留在心中只有那无尽的遗憾
桥 韵
桥是什么?
对啊!桥是什么?谁会考虑这个问题呢?
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却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桥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小谷,就形成一座桥。”
不!桥,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的,绝不是的!
如果是的话,那爱心桥算什么呢?那天上迷离的彩虹桥又算什么呢?所以,它并不简单。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座不简单的桥,它们是——
亲情之桥——万年桥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37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