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第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有一个学生很有天赋,想向他拜师学艺,可他觉得这个学生演奏得这么天衣无缝,没必要再教他了。第二个事例讲的是申办奥运会,巴黎输给北京,但他们仍能大度地为北京喝彩。
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大家风范,是一种人格修养,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激励,一种藉以迈向成功的阶梯呢?
2004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申办成功”。巴利申报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然能大度的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5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http://wenku.baidu.com/view/c845afd85022aaea998f0ffc.html
1、申奥成功
2001年8月22日,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我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了北京,但法国人仍然能够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
2、作文评比
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把那篇作文撕成碎片。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她说那篇作文写得很棒,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
她其实是在说反话表示对我的喝彩。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是拉了我一把,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
那位同桌后来仍然不改好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战,耿耿于怀。然而我至今难忘这个人,因为她的第一声喝彩就像一瓢生命之水,使我心中差点枯萎的理想种子重新发芽、开花、结果。
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白话译文:史家独一无二的文章,没有韵的离骚。这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为别人喝彩是建立在对别人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的,肯定了他人,也就有了充实自己的欲望,这就成为一种激励,促使自己不断地向着美好事物前进。
4、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3。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即兴诗人》
生命的舞台很大,每个人既是表演者,也是台下的观众,谁都希望在曲终谢幕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喝彩,因为我们都是在寻找和期待着他人和社会的认同。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宋 苏轼《晁错论》
白话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个为别人喝彩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吝啬真心的付出。他们收获朋友,收获感动,人的智慧与修养在这时体现,高尚在这时闪光。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荣誉,就欢呼雀跃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4,神采飞扬;他人有了进步,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挖苦、嫉妒、冷嘲热讽,不愿为他人的成功叫好、为他人的精彩喝彩。
为何?我想主要原因还是自私心理所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十分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事当前先看自身利益,自己的利益如果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就容易失衡,以致忽视了集体协作精神。这样的人,让他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很难的。但他们也不是对所有人的成功都不肯喝彩,面对与自己名利关系不大的人,会去祝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取得成功、获得荣誉不会使自己暗淡无光;而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名利和进步的,就难免内心“翻波起浪”,进而对这些同志冷嘲热讽。
为他人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胸襟开阔、气度恢宏的人,才能容纳百川,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人格魅力,更好地成就事业。如果听到他人有了成绩就不自在、不痛快,不仅造成自身身体和心理上的伤痛,也使得他人因此而不愿与你接近。这样就形不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很难与人合作、共事、创业。
他人的进步意味着自己的落后,他人获得荣誉就意味着自己暗淡无光,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是狭隘的,不科学的。其实,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具有多维性,既有“两败俱伤”,也可获得“双赢”;既有“一败涂地”,也可获得“共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就是“双赢”和“共赢”;在世界体育竞技中,任何一个人获得金牌都是这个团队和国家的光荣,每一个人都应为之喝彩。
学会为他人喝彩,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修养,对于自己逐渐走向成熟和完美有着直接的影响。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到:“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另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依此之见,为别人的成绩喝彩还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其实就是做人的智慧,对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增强和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