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非原创:
1、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爱默生
的确,只有文化可以开启我们对美的感知,而我们怎样才能了解文化呢?文学的确是一条捷径。了解文化,是离不开一本好的文学性书籍的,而我也选择一本文学性读物,希望通过它来了解文化,开启我对美的感知。
我选择的书籍,是一位中国很有代表性的作家朱自清的散文集,为什么要选择他的散文集呢?朱自清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因此,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即将接触到的散文,是有很大益处的。
朱自清的散文写的十分的“真”,他总是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正因为他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打动了我们这些读者。
朱自清的记人记事的散文有《背影》、《冬天》、《给忘妇》、《儿女》等,看过之后,觉得都是一些极平常的事件,但回头仔细回味,却总会被他所写的真切、感情的真挚所打动。
写景的散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罗马》等,朱自清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总能真切的表现出来,可以使我们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论描写什么景物,作者总是追求着一种真实,眼前的真实。
这本书的导语中有一段话:
“对散文内容、情感的真实,在《论无话可说》中,朱自清极坦白的告诉读者:‘十年前我也写过诗;后来不写了,写散文;入中年后7a64e78988e69d83334,散文也不大写的出了——现在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朱先生剖析自己的感情,真切而感人。他散文内容的真实,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段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真实”的确是出了名的。
再从文学艺术的表现上说,朱自清散文有两个突出的方面:
第一、 散文中写出了许多别致的情感
第二、 语言的清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散文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能够以散文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很不容易的。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发生以来,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虽然只活了五十岁,但在散文领域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2、
爱的教育读后感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但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份不完整的爱。如果她继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那她也就不会还是原来那个独立、平等的简·爱了。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这本书让我知识增加,作文也好了许多。
在这一本书中,让我最难忘的是看,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一个小小的看字,可以写成一大篇文章,这让我十分惊讶,而看有许多种,有盯、瞄、瞧等等之类。而且句子非常优美,比如有一句百;哦,多少次了,每当我向前眺望,种觉得满目葱翠,心里宛如注进了度一泓碧水,可舒畅了。在这一句里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看,让句子的字变多了许多,还有一句,也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她的一双眼睛像黑洞洞的枪口一样,紧紧的盯着我。还有一句,不是运用比喻而是运用成语,把句子变得更加具体优美:入夜,我们站在宾馆的露台上,沐浴着这深山的芳香。这句也是运用成语;小朋友长时回间仰望着天空,和平鸽迎着阳光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五颜六色的气球系着红色的飘带,冉冉升腾,将蓝天打答扮得绚丽多彩。气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像夜晚天空的星星,大家依然仰望着,真想一眼望穿那无边的天空……
这一本书让我知道了,原来一个小小的字,可以扩大成一连串的字,甚至变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