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作文写作 > 作文题目分析审题立意,根据适用主题进行理解分析

作文题目分析审题立意,根据适用主题进行理解分析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作文写作


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7a64e78988e69d83364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
  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
  “
  南辕北辙
  ”
  。
  “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
  ,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
  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审题要求
  
  (一)审题内容
  
  1.
  审明概念
  
  题目或题干中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
  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
  概念的内涵
  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⒉
  
  
  审明主旨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
  成文章中心不明。
  
  ⒊
  
  审明关系
  
  
  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
  事物并存,
  那么,
  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突出主旨以及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⒋
  
  审明题材
  
  为了防止
  “移花接木”
  ,
  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
  跳离限制,
  就会有
  “不
  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
  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⒌
  
  审明体裁
  
  
  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
  按理说,
  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
  感性认识,辨明文体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历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
  故此,
  1997
  年在《考纲》中增加了“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要求,
  2000
  年起的新《考纲》
  将“符合文体要求”列在“基础等级”要求五点中的第二点。
  
  ⒍
  
  审明其他要求
  
  
  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
  、
  “注意”等形式出现。所有要求都必须严格遵循,切不可疏忽遗漏。
  
  (二)审题一般步骤
  
  
  
  
  
  读材料
  ----
  析材料
  ----
  揭寓意
  ----
  明立意
  
  (三)审题的原则
  
  1
  .理清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
  显的主次之分,
  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
  从理论上来说,
  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
  一个观点。
  
  
  2
  .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
  有主次之分,那么,
  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
  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
  .辨清关系: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

  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
  .析清含义
  :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
  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四)审题三忌:
  
  一忌另起炉灶,
  
  二忌喧宾夺主,
  
  三忌抓现象弃本质,
  
  四忌主旨不明
  
  二、审题立意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
  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
  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
  山东题:“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
  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
  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1—孙中山
  
  
  【分析】抽取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放弃,不退缩,奋力
  向前,必将成功。
  
  (二)
  、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
  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
  性语句。
  
  【材料】
  【辽宁卷】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
  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
  目
  ?
  人们就此问她
  .
  她的回答是
  :
  “人
  ,
  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
  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分析】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
  “
  文眼
  ”
  ,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
  “
  人,要隐于音乐
  背后
  ”
  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涵,而不是美丽的外表,这才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应当低姿态,不张扬显露。
  
  (三)
  、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
  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重庆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
  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
  5
  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
  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35
  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
  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
  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
  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分析】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
  一件极其细小的事,
  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
  平等与友爱。
  这种习惯了的小
  事情,
  却成了这位师傅获得救命的唯一线索。
  综合整则材料来看,
  应该追根溯源来分析起因
  和结果的关系,如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关爱与拯救,习惯与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全局
  入手,更能把握命题者意图。
  
  (四)
  、由物及人法(把握寓意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
  “
  物
  ”
  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
  “
  由物及人
  ”
  的横向联
  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
  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
  天津题: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
  老鱼向他们点点头,
  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
  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
  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分析】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
  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有如下角度:
  
  (
  1
  )水的启示
  ----
  谈“幸福”
  
  批评现象:身在福中不知福。
  
  (
  2
  )谈谈“爱”
  
  “珍惜”
  ----
  如父爱、母爱
  
  批评现象:不珍惜父爱、母爱
  
  (五)
  、分析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
  、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如
  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
  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孟郊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
  )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
  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
  倾听他们的声音,
  就在他们的眼里,
  他们的事迹里,
  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
  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
  罗曼·罗兰
  )
  
  ----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分析】关系性命题作文,以议论为主,重点是找到“忧”与“爱”具体内容,并且正
  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忧”
  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
  家庭的事,
  甚至国家的事,
  “爱”则侧重爱心。忧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家庭、
  社会和生活就会充满爱。正所谓“爱之愈深忧之愈切”。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忧中有爱,爱中生忧;爱亲
  人、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皆可用“与”来关联。
  
  (六)
  、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
  这些语言信息,
  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
  意角度。
  
  
  
  【材料】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
  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
  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判断情感倾向:
  “好事之徒”
  、
  “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
  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
  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
  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
  就明显
  偏离题意。
  
  (七)
  、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
  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
  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
  安徽题: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
  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
  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
  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
  
  【分析】要审准题,关键是抓准角度。
  
  公共设施到底怎样使用,怎样管理?依据材料,可以有如下角度:
  
  (
  1
  )
  使用者的角度:
  公共设施要妥善使用,
  妥善保管,
  尤其要注意他人安全。
  批评
  “各
  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言行。
  
  (
  2
  )留言者的角度:生活中只要有心、细心,就能避免任何问题和危险,做个生活的
  有心人。
  
  (
  3
  )共同背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需要都来维护和建设。
  
  (八)
  、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
  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
  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
  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
  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
  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
  “
  那只大雁是放哨
  的
  ,
  我们管它叫雁奴
  。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
  ,
  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
  但是,
  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
  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
  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
  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
  ——
  可
  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
  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
  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
  “
  人物
  ”——
  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
  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
  1
  )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
  2
  )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
  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
  、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广东题: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
  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
  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
  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
  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理想,立足当下,各有侧重,不论是选择生
  活,还是被生活选择,都涉及
  有理想、关注现实、奋发向上
  的人生观,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
  己的思考。
  
  (十)
  、寻互补法
  
  
  
  
  【材料】
  
  江西题: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
  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作文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1
  )将第一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
  曲种种现象。
  
  (
  2
  )将第二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
  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
  
  (
  3
  )从二者整合的角度,人应该懂得知足长乐,体会自己的幸福,同时不能因此故步
  自封而失去追求。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
  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三、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
  
  (
  1
  )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
  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
  2
  )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
  3
  )联系现实,证明观点。
  
  (
  4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
  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1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分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十、寻互补法
【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审题立意强化练习:
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分析】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精锐五角场

相关阅读

  •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 158文章网作文写作
  • 品味时尚 是江苏的语文作文题目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作方法:开头开头的写法: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
  • 2014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拟题?

  • 158文章网作文写作
  • 【2013江苏高考作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
  • 赏析作文题目

  • 158文章网作文欣赏
  •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创作内容包括: 一、1.事件:故事应用一个具体事件构成. 2.人物: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 3.场面:构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关于老师您辛苦了的作文 老师您辛苦了 作文(500字) 老师您辛苦了作文二百字 《老师您辛苦了》作文300--400字急急急!!!!!! 新学期计划作文300字 开学计划 作文 300字 开学第一天有什么打算300字作文 开学了新打算作文300字左右 如果自己被绑架怎么办?如何自救? 如果被绑架如何自救 小女孩被绑架了,怎样自救 被绑架如何自救 怎样分析命题作文的题目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审题立意及怎么写解读 怎样写作文的审题分析 作文题目分析 作文《20年后再回母校》 20年后再回母校的作文 20年后再回母校作文590 《20年后回母校》作文450字左右 求历史上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急!!!!! 古代历史故事在现代社会有教育意义吗 我国古代有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 我国古代刻苦学习的故事有那些?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写一篇作文 作文:以作业为主题 不少于400字. 以什么变了为题,写一篇400字作文 以一变了为题写一篇好作文500字到400字 倒叙的作文600字 倒叙作文600字 中学生关于倒叙的记叙文600字 求一篇倒叙的叙事文章,600字左右,摘抄用 什么才是有故事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称为有故事的女人? 什么女人才是有故事的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称为有故事的女人? 怎么写买菜的体验300个字的作文 我去菜市场买菜作文300字到底怎么写 自已去一次菜场买一次菜写一篇作文300字 描写菜市场蔬菜的作文(300字以上) 作文500字写事倒叙首尾呼应一件难忘的事 写第一次做什么的500字作文要用倒叙 倒叙作文500字 倒叙的作文 百鸟朝凤是童话故事还是神话故事还是传说 百鸟朝凤是神话故事吗 百鸟朝凤是民间故事或是神话故事 百鸟朝凤是民间故事还是童话故事 自然景描写+人带感情作文600字 谁描写景物表达自己情感的作文600字左右的 请以‘亲近自然’为话题.些一篇600字的作文.. 以亲近自然为主题求6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